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4月份)
发布时间:2017-04-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施春红

时间

2017.4.13

地点

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27

实到人数

24

主持人

赵雪芬

活动

形式

理论学习

学习的目标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优化小学语文阅读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逐步积累。而阅读则是学生积累必要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课内有限时间的有限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加大课外阅读指导和组织力度,优化小学语文阅读。

  一、尊重学生个性,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的内在动力,是提升学生阅读有效性的关键,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值得全体语文授课教师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有所差异,千篇一律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个性和身心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加,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提升,并会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闲暇时间开展自我阅读,从而实现了从“要我读”向“我要读”的转变。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及时记录一些重点的阅读内容或者灵感,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故事演讲或者读书比赛等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他们可以始终保持旺盛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那些已经具备自我价值观念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尽量多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或者读书比赛。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所以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提升阅读效果。一方面,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会发现阅读中隐含的内容。实际上,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疑问,证明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来。基于此,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

  另一方面,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对小学生而言,内心非常渴望表现自己,所以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必要的时候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外阅读环境,以使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看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体会阅读中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情感,逐步使学生形成“标新立异”的阅读思维,不再局限于被动的阅读状态,从而可以在提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三、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能力

  在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之后,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趁热打铁,多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阅读篇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训练,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除了依靠学生在阅读训练中的积极作用,还要充分发动家长共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训练有效性,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亲子阅读,共同阅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填表人    施春红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