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外阅读组织和指导的研究》个人课题研究计划(陈子洁)
发布时间:2017-09-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雪芬

《优化语文课外阅读组织和指导的研究》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陈子洁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建设书香班级。

2、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读书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及早掌握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营造读书氛围。

结合班会、晨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营造“书香班级的氛围”,让学生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可以与学生一起拟定定读书的口号,来点燃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如: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书是最美的姿势!开启阅读之门,点燃心灵之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成长不能无书,成功不能无知等。

2、定期推荐优秀书籍。

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介绍书的耐读点、感动点及艺术特点,从阅读引索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教师还可以利用晨会课、语文课、阅读课等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结合《经典阅读推荐书目》,明确教师为孩子读书篇目。

3、榜样引领。

在学生中评选读书标兵、书香小组。对学生读书活动的评价主要看他们读书的书目、数量、做读书笔记、写作读书心得的情况,在信息平台、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表扬。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加读书的兴趣。

多种多样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可以促读,可以促学。

1)开展故事演讲比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可定期开展故事演讲比赛,促进各个年级间的互动。老师在班级里开展兴趣小组的演讲比赛,根据学生兴趣小组推荐的书籍进行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故事的演讲,并把每期的演讲记录下来,在下期开始前进行表扬性总结。

2)开展故事绘画活动,发挥学生想象空间

在阅读兴趣培养过程中,班级可开展故事绘画活动,让学生从自己一段时间内阅读的故事中挑出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进行绘画。如,我的学生曾经就以自己的形象画了“毛遂自荐”的历史故事,贴在图书角鼓励了很多学生创作自己的漫画等作品。后来又出现了“申奥故事”、“柯烂斧锈”、“囊萤”等好的绘画作品。

3)个人阅读成果展示,建立学生自信心

以周为时间单位,在班级的空置处设立展示台,每周让学生们自己推荐几个学生进行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向自己的同学们介绍自己一些作品的构思等等,让学生在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分享的快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学校还通过小广播站播放精美的散文朗读或者学生阅读推荐的一些文章等,通过这些活动就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于无形中将阅读习惯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中,从而间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各种类型的图书,进而其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也就全面上升了。

 5、家校配合,“悦”读无穷 。

活动开始以一份《告家长书》的形式,介绍我班读书系列活动。明确各年级活动要求,家长全程参与。并选定年级必读书目,倡议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鼓励家长们配合,在家里规划建立一个阅读的小空间,这个小空间由学生和家长自己商量设计布置,如包括书柜、花卉、贴图等等;鼓励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的阅读计划,每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进行相互的听读,讲见闻,欣赏优美散文,分享阅读心得。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典范,这样,学生感觉的“孤独、枯燥无味”的阅读也会变得津津有味、乐趣无穷了。而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也会在交流中得到加深、得到升华。

、预期成绩

1、改革评价方式,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激发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其亲身的实践,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2、在此过程中能注重收集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关注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时完善自己的课题博客。

3、撰写好研究论文,争取本年度至少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