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语文课外阅读组织与指导的计划
发布时间:2017-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英

关于优化语文课外阅读组织与指导的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新课标高度重视第一学段儿童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对于初学阅读的孩子,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在稚嫩的心灵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2、课题提出的意义。

(1)、营造气氛,激发阅读欲望

(2)、童真童趣,点燃阅读热情

(3)、循序渐进,教给阅读方法

(4)、交流合作,享受阅读成果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关核心概念

“课外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素质。大量有益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

“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课外阅读亦是如此。对刚入校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没有兴趣,事情做起来总觉得索然无味。要让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先得激发他们的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开展好课外阅读。

 

2、课题界定本课题是根据当前学校教育的形式,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多种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

的培养,让兴趣之帆引领孩子们去远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有用人。为在黑暗中摸索的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

3、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课外阅读的理论

2、格塞尔的儿童心理发展论(成熟说);

3、;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

三、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心理分析:

现在的孩子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又有较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因此识字较早,识字量也比较大。上一年级了,孩子感到校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重要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苏教版教材编排比较有特色,提倡识写同步进行,多识少写。因此入学一个月左右,孩子们在学完拼音的同时,也认识不少字了。这时,我决定鼓励他们说:“小朋友们现在已经学完拼音,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想继续和可爱的笨笨猪做朋友吗?那就像老师一样开始读书吧。”

四、研究的策略、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1、文献法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并鉴别评价,归类整理,进一步证明本课题研究的内涵、目标、内容等理论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2、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进步确定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使课题的研究内容有针对性,突出重点。

3、行动研究法

       第一步“诱”——培养读书的兴趣

 

             第二步“逼”——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三步“赏”——感受读书的喜悦

 

4、经验总结法

依据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教育实践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和现象,进行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1. 研究的过程和计划

周次

课型

阅读内容

阅读目标

1

阅读指导课

阅读与积累兴趣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阅读指导课

默读要有速度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有速度的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面。  

3

阅读指导课

摘录笔记法

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摘录笔记法。

4

阅读指导课

读书要动脑

1、学会从课题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培养质疑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感受阅读乐趣。                                                                                  

 

 

5

实践学习课

 

词典是读书的工具

1、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查词典,知道词典是不开口的老师。      

6

阅读指导课

《我有友情要出租》

1、使学生非常有兴趣的读这个故事。

2、通过图文读懂故事,感悟友情的真谛。     

3、使学生初步知道友情是需要寻找的

7

阅读指导课

《我有友情要出租》

1、使学生继续非常有兴趣的读这个故事。

2、通过图文读懂故事,感悟友情的真谛。     

3、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友情是需要寻找的。

 

8

读书交流会

《我有友情要出租》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主动地阅读书籍,并能及时记录与思考。

3、通过共同理解“友情、出租、寂寞、猜拳、愣了一下、幸福、失望、免费”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9

阅读指导课

《小猪变形记》

1、通过教师大声读,学生动情读、参与演,让学生感知故事。

2、初步认识到做自己最幸福。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10

阅读指导课

《列那狐的故事》

1、简单介绍《列那狐的故事》,让孩子对这本书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了解列那狐的出生到死亡的一段生活经历,让孩子们感受列那狐的形象,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3、激发学生爱读课外书、爱读名著的兴趣。

 

11

阅读指导课

《列那狐的故事》

1、通过讲《列那狐的故事》部分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能从书本中积累好词,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3、能简单地分析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可以让我们更聪明。

4、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阅读指导课

《列那狐的故事》

1、让学生交流近期来阅读《列那狐的故事》的感受,检查他们阅读的情况。  

2、通过对目录的了解,让学生学会系统的读书的方法。

3、通过交流列那狐的出生到死亡的一段生活经历,让学生们感受列那狐的形象,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4、激发学生爱读课外书、爱读名著的兴趣。

 

13

读物推荐课

《爷爷一定有办法》

1、师生共读一本书,让学生喜爱绘本阅读,期望通过绘本阅读激发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欣赏图片,从图中体会到文本所叙述到的情节及所含有的丰富的内容。  

3、看读演结合,感受简单重复的有趣语句。  

4、让学生明白绘本阅读中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知道图也会说话。   

5、感受爷爷对小孙子的爱,感受亲情的幸福、温暖。

14

阅读指导课

《安徒生童话》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童话,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的,增强学生朗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 ,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5

16

17

18

19

20

                                               

周英

                                                 20171128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