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题个人计划
发布时间:2017-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映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直接的语文实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会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推荐相关读物,使他们多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人的体验活动,阅读内容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定,可以诵读古诗词,也可以阅读童话故事、古典名著,背诵名言警句;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学期我向学生推荐的必读书目有:《伊索寓言》、《西游记》

三、具体措施。  

1、建立班级图书角。课外阅读首先要保证学生有书可读,必读书目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自行购买。另外通过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和学生自带,使班级图书角拥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  

2、充分利用年级“漂书区”。学校每个年级的联廊里都设有“漂书区”,里面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各种书籍。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午休、课间去阅读,将学生领进书香世界。

4、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每月开展读书笔记互评活动,并在学习园地中展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记录卡,让学生在展评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利用自习或阅读课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比赛活动,如“朗诵赛”、“读书知识赛”、“故事会”、“佳作欣赏”等。  

5、上好阅读课。在阅读课上,读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读书。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交流读书“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  

6、家校结合,共帮同促。既然是课外阅读,学生大部分阅读时间都在课外或家里,倡导家长在家庭里创设读书氛围,支持孩子多买书、读书,并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孩子读书后,与孩子交流相关内容,培养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读书欲望。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四、活动评价。     

1、每天坚持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简短的读书体会,老师定期检查。每周选出一些摘录认真同学的读书笔记本向大家进行展览,加以肯定和表扬。  

 2、加强与写作联系。每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板报中。     

3、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读书笔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4、每月评选班级“读书之星”,进行表彰奖励。 

 

2017.9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