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题个人计划
发布时间:2017-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冬梅

一、 指导思想

  以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总目标,以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各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 阅读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本学期努力使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背育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阅读途径

  1、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

  2、图书馆借阅图书和查阅资料。

  3、班级设图书角,供班级同学阅读。

  4、利用上语文课时融入的扩充阅读材料,进行课内阅读。

  四、阅读内容及操作步骤

  1、经典诵读从晨读开始

  每天早上8点到8点10分,由学生负责带领大家朗读《古诗文诵读》中的古诗文,每天诵读一首诗。

  2、主题阅读从阅读课开始

  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我们共同选定的书目。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最几本的阅读方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最好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都爱上阅读。

  3、博览群书从每天一小时的课外阅读开始

  学生下午到校到第一节课开始,中间总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我们结合学校的漂书区提倡学生读书。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互相借阅、交换阅读等方式,扩大书源,让学生进教室后自觉读自己喜欢的书,让自觉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4、兴趣阅读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开始

  要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经常开展一些学生所喜爱的阅读活动,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乐读的内在动力,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所以,组织“读书笔记展览会”、 “成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课外阅读小报比赛”等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就能激发阅读、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读书习惯从师生共读书开始

  “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当书籍成为老师的第一至爱时,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这些朴素而又充满哲理的话,都揭示了教师的读书示范熏陶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不但要自己读经典性作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感兴趣的书籍,与学生同步读书。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