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文化课题研究学期工作总结201301
发布时间:2013-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旭峰

 

武进区级课题《创建棋文化教育特色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学期工作总结
2012年9月-2013年1月
武进区潘家小学棋文化课题组
“创建棋文化教育特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是我校申报的区级课题,于2012年九月正式立项。我们的课题研究围绕“成功起步,走向幸福”的办学理念,秉承“走好每一步”的校训,以学校课题网站和实施校本课程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始终坚持“学习、反思、实践”,不断增强专业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研究以课堂为主阵地,带动与促进学习、反思,坚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实践、研究中反思,以团体的研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一学期下来,教师自身与课题组整体都上了新的台阶,为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好培训工作,夯实专业基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棋文化特色教育对师生的整体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棋文化教育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课题的研究,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成立了课题中心组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按教师自主报名的棋种,成立了各棋种的培训小组。又针对上学期培训的情况调整了成员,开展了各棋种的又一轮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加强了对校本课教师的辅导。首先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要对棋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起来,然后重点是自身棋艺的修炼,夯实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秦旭峰、蒋芬、吴新民老师虽不是各棋种的专业人士,只能说是在业余爱好者中稍显突出,但都能身先士卒,加了一次次的班,开了一个个夜工,熟悉相应棋种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收集,认真编写校本教材和钻研教法,并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备好几次示范教案。
二、落实校本课教学,提升专业能力
本学期,课题组校本课教师根据计划安排,实事求是地抓好课堂教学。
1以常态课为基础,努力追求本真课堂。这学期,我们校本课教师人人做到了上好每一课,坚持功夫用在备课上,精力花在研究上。将教育科研的重点落实到常态课堂,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2、以课题研讨课为关键,积极创造智慧课堂。

任课教师
研讨课内容
研讨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秦旭峰
孟子和围棋的故事,认识气
1031
周三
4
一年级
钟灵楼4楼围棋室
吴新民
开局套路(二)
1225
周二
6
四年级
钟灵楼4楼数棋室
课题组先后由秦旭峰、吴新民执教课题研讨活动,让教师在备课中不断成长,在教学中涌现智慧。上课的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后感受发布到学校网站;听课老师认真写好听课感受,同时将自己的评课及时上传学校网站,与上课老师进行探讨与交流。
这种点面结合的科研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基本上所有校本课各棋小组逢课必听,听课后上课者立即上传教案及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其他成员对照教案及课堂教学,以评价表形式各持己见,有的谈整节设计,也有的谈某个细节。这种有针对性的行动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我们课题组成员中的年青老师,进步显著。通过活动,我们不仅体验到了教师们不同的执教风格,更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课堂教学作出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现在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已能积极关注课改发展,关注棋文化教学的现状,根据平时的学习与实践,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剖析与思考,并将相关教学反思发布至学校网站。活动的效果在交流中得到延伸,课堂的精彩在学校网站上得到了呈现。这种学习——实践——反思已成为课题组的常态研究。
三、开展网络棋文化教育学习感受和反思的读书活动,丰富专业素养
 只有实践,不会总结,将成为苦干的教书匠,教师的工作将显得乏味而无乐趣;只有把实践中的经验得失付诸于文,上升为理论,再来指导实践,这样的教师才会在课堂教学中驾驭自如,得以应手,充分体会教育的真谛,使得教育教学改革更富有生命力,更有意义;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改革大潮中站稳脚跟,跟上时代节拍,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的老师十分重视学习和反思。平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把平时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稍纵即逝的创新火花,好的做法总结成文,发布到课题学习栏目。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已成每位课题组成员的共识。除开展自发的阅读外,课题组还按棋种分组进行专题学习,及时调整职业心态,开展读书专题研讨活动。让课题组成员做到确有收获,从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
一学期来,我们课题组所做的工作是平凡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虽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们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调节心情;我们虽不能改变容颜,但我们可以展露笑脸;我们虽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主宰自己;我们虽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今天;我们虽不能样样第一,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相信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定能更上一层楼,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3117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