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理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时候,这围棋也就自然成了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以前有研究扑克游戏的,认为扑克是天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年四季,有红方黑梅花四种花色来表示;一季13周,也就用1到13,这13张牌表示;一季度的天数是多少呢?把这13张的点数加起来,91点也就是一季度的天数;一年52周,有52张牌对应;一年的天数也就是这些牌的点数加起来为364点,再加上大王、小王二点,也就是366点,以与一年的天数对应。
很多民间游戏也都与天文历法或相关数学计算有关,我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比如: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就是这一种,有时间我们可以专门给以论述,还有一种叫丢牢,更是如此。
而围棋自然更是如此。围棋界有用天文学方法对围棋来进行研究的,想从这方面来提高围棋的技艺水平,结果这些围棋天文爱好者,后来转而从事天文学研究,围棋的事情也就让贤于他人了。但他们的研究却在围棋史上留下佳话。
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天文学的研究对于围棋的技艺的提高有没有益处?这种益处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把围棋名家如何成为高手,以及他们在下棋时是如何思考的这些过程给以客观地描述?
回答是肯定的。这些我们都能够做到,而且,我们的研究能够做到这些!这很让我们感到惊奇是吧?谁让我们研究的是科学呢?是科学必然就要做到这些,并且能够预知所有的这些进程。这种研究对于围棋教育与普及应该是一个好事情,对于一国的围棋的整体技艺的提高与国际水平的提高都是好事情,但它却也有一个可怕的后果,这就是,有朝一日,围棋将会就一门人人皆知、人人皆通、人人皆精的纯粹技术游戏。
下面我们就对围棋给以理论研究。
围棋是正方形,有19条经线和19条纬线,纵横交错有361点,二人南北对坐,纵线为纬,横线为经,经线两端为二人的左右两边,是东西方位。
我们现在建立围棋坐标,以确定每一子位的具体位置。以中心天元为天极,也就是北天极或北极星君为坐标原点,经10与纬10二条线把星空划分为四天区。四天区再以四角为起点,各有9经9纬。这样,一区为九九八十一位,四区分别为东南一区,西南二区,西北三区,东北四区。它与一年四季相对应,这每一区加上一经或一纬的点数,正好是90天,为一个季度的天数。每一区的点位或子位都可以用坐标给以标记。如九星的点位,分别是东南一区东4南4,西南二区西4南4,西北三区西4北4,东北四区东4北4,从上面的坐标上一看,它们就具有对称性,即中心对称性。又:经纬线上的四点位可以直接称为:东4,南4,西4,北4;中心位置的天元,可以用经10纬10来表示,这是九星的坐标位置表示方法。四区的子位有角位,边位与心位三种。角位有东1南1,西1南1,西1北1,东1北1;边位各区有16,东南一区有东1南2、东1南3……东1南9;东2南1,东3南1,东4南1……东9南1。心位各区各有64子位,如四区的三三位,东南一区三三位为东3南3,西南二区的三三位为西3南3,等等。这样,整个棋盘上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用对应的坐标给以明确地标记,并且这种标记有一个好处,简单易记,与天文学对应,有对称性,分区明显,易于布局与教学。
围棋有九星,我们用这九星把围棋划分为九宫,每宫七经七纬,各有49子位,这样,就出现了九天。天元为中宫,也是太极所在的位置,它是北极天的中心,整个天空都是以它为中心,而不是以太阳为中心。西方天文学以太阳为中心,以地球为中心搞了好几千年,我们中国的天文学好像没有这种观念,而是以北极星为天空的中心,这比西方要先进的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把星天划分为九天,有中天,有东天,西天、南天、北天,东南天,西南天,西北天,东北天,这九重天各有其所称,我们在神话中常听到西天与南天,也就是与这种分类有关。与九天对应,下有九地或九野,这是星属地的划分方式,在天为星天,在地为星地。这种九宫的划分,也应验了古代人们关于太极八卦的起源。以前我说太极八卦起源于日圭,这并不算错,现在我们说太极八卦起源于北斗九宫,也是正确的,因为这都是说明了太极八卦起源于古代天文学。八卦为围棋上的八宫,东宫、西宫、南宫、北宫,东南宫,西南宫,西北宫,东北宫。这八宫与八个节气对应,这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宫有三个节气,正如一卦有三爻一样。围棋有气、眼、位、数、象与太极八卦的气、象、位、数都有对应性。
现在我们对围棋进行空间划界。所谓的星罗棋布,不仅仅只是说棋,同时也是说星空,二者兼而有之,互相蕴含。这么多的星子,这么多的星位,我们总得对它们有所分类与划分,才能更加明确而不觉杂乱。并且准确的划分还能使我们对它们的位置给以准确的区分,以见出它们所具有的实际差别。我们采用以下划分方法,划分的结果会使我们发现:原来它们同在一个星空下,但它们的功能与地位之间的差别却是大的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和令人惊讶!
我们的第一种划分方法是:整个棋盘分为四区,以经10纬10为分界线,分别为东南一区,西南二区,西北三区,东北四区。四区再以经5纬5为分界线,各区分为四间,一区有东南一间,西南二间,西北三间,东北四间。每间有16格,25子位。每间再进行划分,一间有一井宫,我们也可以叫做小九宫。因为是呈井字形分布,所以叫做井宫。一间为边井宫,二间为角井宫,三间为边井宫,、四间为心井宫。四间还有一种划分方式,即以经3纬3为分界线,每间划分为四田宫,一间四田宫有一角田宫,二边田宫,一心田宫。田有四格,九子位。
这样,以上的划分方式为:区-间-井;或区-间-田三级划分方法。这样总结一下:一星空有4区,16间,16井,64田。四区间隔有17田,可以看作是通衢与城垣。四井间隔有八田,也可以看作是宫墙与道路。
第二种划分方式为:以九星为中心,以经7纬7为分界线,划分为大九宫,我们可以称为九星天,九天区,每宫以九星的经纬线为分界线,即经4纬4为分界线,每宫再划分出四个小九宫。这是第二种划分方式。
我们上面以角位为起点建立了各区的平面坐标。这个坐标方式可以当作围棋的棋谱标准来使用。我们下面建立以天元为原点的极坐标。研究这种坐标与平面坐标的协变关系,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古文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知道二子相邻,关系有直有斜二种。直为并,斜为尖。天元有四气,这四气在经纬线上,天元有四尖,四尖四气,以四尖绕天元作圆周运动,出现一尖星子轨道,一尖相邻各有二气分别这样八气相通形成二尖星子轨道。如此类推,就有三尖星子轨道,四尖星子轨道……这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数字,轨道一为4子,轨道二为8子,轨道三为12子,轨道四为16子,轨道五为20子,合起来正好是60子,我们知道60这个数目是一甲子,而建立极坐标后,八宫的七连星在星盘上与极坐标有直有斜二种关系,直为东南西北四宫,四七二十八,正好与二十八星宿对应,斜有二十八,这直与斜也就是阴阳顺逆的差别,《奇门遁甲》上说是阴遁与阳遁,不知是不是与这个有关系。斜七星向星盘外延伸,交点在经纬的延长线上,这样,数一下经纬线这时的子数,正好是十二点数,加上天元,为十三点,这与十二月建有关系吧,十三点数应该是指闰月闰年而言。
这里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我自己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不是这样。比方说,三宫各有七子位,应该是三七二十一,但实际上却只有十九个子位,这就叫人糊涂了,于是在下棋时或在天文计算时,我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总之,九九要归一。所谓的九九要归一,我们看到四区的子数为九九八十一,到了最后就都要归到天元这一点子上来了。不知是不是这样,这很让人奇怪吔!有人说,你真有点子,我们知道这也就是说,你真有办法,这点子一语词与围棋有没有关系?又有口语说,这个人,死眼子!也有说,死心眼的,这是不是指围棋上的眼而言的?又有说,谁给你填这个眼!是不是也指围棋上的这个说法。要是这样,我们应该相信,围棋在中国古代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它的普及性要超出我们的想象好多倍!
我们确定了围棋的空间划界:区-间-井-田,建立了围棋的平面坐标与极坐标,并使之与天文学对应。这是围棋的地形学理论。
下面我们对围棋的一些基本术语给以界定。棋有棋盘,横经竖纬。纵横交叉谓之点,点有点位,子落点位,叫子位。子分黑白,谓之阴阳,从性质上来看,称为敌我。点上有子,点位叫子位,点上无子,叫空位。点位纵横相连,有气贯通。一子相邻的空位,叫做此子的气位。我们在围棋空间划界中,得出了区间井田四级分界,在田界中,我们研究它的九个子位的关系,会发现:处于角的位置,叫角位,田界中有四个角位;每个角位有二个空位相邻,也就是每个角位有两气。处于两角之间的位,因为在边上,我们叫做边位,田界中有四个边位,每个边位有三个空位相邻,因此,边位有三气,处于田中心的位置叫心位,田界中有一个心位,心位有四个空位与之相连,所以心位有四气。因为子的下气是它所邻的空位之气,与这个子位是同在一个口形之中的,所以一气也叫一口气,有话说,人争一口气,也就是这个气了,也有说,做人要争气,自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给以理解。这样,我们从田界的九位可以看出,它们分别是:四个角位,每个角位二气,共八气;四个边位,每个边位三气,共十二气;一个心位,有四气,各子位的口气加起来也就是二十四气。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来。天呀,难道真的这么巧合!
这样,我们又有了角-边-心理论,这是围棋的结构学理论。围棋的地形学也从属于这一分类。以大九宫为例,中宫为心宫,有一宫,角宫为东南角宫,西南角宫,东北角宫,西北角宫四宫,边宫有东西南北四边宫。角宫与两边宫相接,边宫与两个角宫一个心宫相接,心宫与四个边宫相接,各有不同,差别是不言自明的。大九宫中每宫又有四个小井宫,分别是一个角井宫,二个边井宫,一个心井宫。以井宫的十六个子位为例,角位有四个,边位有八个,心位有四个。我们以区间为分析对象,结果也是一样。一区有四间,自然也分为角间,边间与心间。我们在研究地,形、势、空、眼、气、位的时候,角边心的划分方式同样适用。地有角地,边地与心地,这三地在围棋上意义与作用是根本不同的,下法自然更不相同。形有角形,边形与心形,势有角势、边势与心势,空有角空、边空与心空,眼有角眼、边眼与心眼。气有角气、边气与心气,各不相同。
通过围棋的空间划界,我们知道了每一个点位的具体坐标,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点坐标来明显地区分这些区间。以四区为例:各区的点坐标是从经1纬1-经9纬9,以每区的四间的点位为例:角间为经1纬1-经5纬5,边间为经5纬1-经9纬5,经1纬5-经5纬9,二边间的子坐标具有反对称性。心间为经5纬5-经9纬9。
如果我们用这个对围棋的实战给以记谱,在围棋研究上将有重大突破。如黑:1、东4北4,白:1、西4北4;2、东3南4,2、西4南4。3、西6南3,3、西4南6。
从以上我们可以进行分析,黑白双方开始是各占一区重要位置,三个君位,一个臣位,到第三步,黑抢占白二区角宫的兵士之位,以对其进行窥察。白的二区角间向边间的去路给挡住了,于是白向北边间谋求发展,自然走出一个西4南6这一步来。这也就是说,双方在开始布局时,我们从地形学与结构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双方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很容易知道他们的得失与利害。
二子之间,在棋上有很多有关系,我们要研究敌子与我子的关系,还要研究自己子与子之间的关系。二子有空间关系,这以气为单位,二子落于棋盘,着手是两步,一子为起点,一子为落点,这一起一落形成一步,这样,步也就是围棋的基本单位,天文学也以步为单位。这里我们看到,空间的步与气有着对应的关系,一般而言,步大的,气数多,其空间也就相对较大;步小的,气数少,其空间也就相对较小一些。这样,不同的步子运动起来,就形成一个节奏与气势,这是围棋上的运动力学分析方式。但这步子要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围地与做眼,成活,长气,我们在围棋空间划界得出了田宫与井宫时,也就得出了围棋的节数来,这是围棋真正的单位与尺度。一个田心宫做成一个真眼要八步,而一井心宫,做成一个活要十四步左右,这就是围棋的运动的节数与气数,而要是边宫与角宫,这个单位就又有所改变,边宫做成边眼要五步,角宫做成角眼只要二步,边井与角井的成眼也是如此,要比心井的心眼要少一些。这样说来,围棋的节奏因为角眼与边眼的存在而加快了。具体到双方对局,这种情况又更复杂一些,需要十六步或三十几步以上才能完成一个节奏的运动周期。
我们研究了角位、边位、心位的气数,知道了角位有二气,边位有三气,心位有四气。现在我们研究角气,边气,心气,就会发现,角气成眼,需要二步,边气成眼,需要三气,心气成眼需要四气,所需要的步数是不一样的。再研究角子、边子、与心子,角子被提,只要二步,边子被杀,需要三步,心子被杀,需要四步。这要杀子,所需要的步数是不一样的。我们再研究子的关联,角子二连,易于被杀,边子三连,易于被围困,心子四连,自由灵活,易于向四面八方进展。
二子相连,形成子式,这个子式是必须用气学理论来给以描述的。我们说到并、尖、长、小飞、大飞、拆一、拆二等,这些都要用围棋的气来给以解释。我们要用这个解释二子关系,还要解释三子关系,四子关系,以及敌子我子的这种各种关系。所谓的并,不能只说是二子相连叫做并,这并不科学,这只是直观的说法。我们从气学理论上来解答,则是二子互为气位,并为贯气或通气。子一是子二的一个气位,子二也是子一的一个气位,二者贯通一气,是为并。假定是二个心子,一个心子本有四气,二心子应有八气,现在二子相并,互为对方的一个气,这虽无公气,却是一气,如此一接,二子现在有六个外气,二子如骨并立,这内于二子的气是为骨气,这样,二子以前各有四气,现在是共有六个外气,也就长了志气了,真是意气风发,气宇轩昴。尖也并不是单单一说,于一子斜对角下一子,叫做尖,而应该说是二子二个公气,六个外气,这二个公气如有自己的子相连,就一气了,如有敌子在,就断了一口气,成了两个断点。于是双方就要有一拼,二子一个公气,为拆一,二子有一气相邻,拆二如此等等……
以上是我们进行围棋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中国唐代有一个故事,说僧一行与一个围棋大家下棋,他并不会下棋,却双方下个平手,传说他当时声称:听他四句话,人人成国手。他是天文学家,对围棋虽然没有下过,但对于围棋理论却是有着相当的研究与悟性,大家看了我们的以上这些,相信僧一行所言不假。当我听了僧一行这一句话时,我就一个惊喜,我和他想的完全一样!错误的理论有千百种,而正确的理论永远只有一个!
因为这个围棋理论相当重要,所以,再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之后,也就是把基本问题都阐述明白之后,我们就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关于围棋的基本术语,我们确定了区-间-井-田地形学理论与角-边-心结构学理论,我们也得出了主体结构理论这就是子-空-气-点,以及位-气-数-步等基本术语。
气是围棋的最为重要的术语。也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术语之一。它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在哲学中,在艺术中,在医学中,在自然科学中,在经济科学中我们都看到了它的作用。中国哲学道-理-情-气。这气并不单指我们呼吸的空气,而也包括万物之中变化与发展,生消存亡的各种状态,对于生命体而言,它更为重要,说,人有生气,气色好,有气度,都是与气有关的。我们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就会发现,气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场。物理场、化学场,生物场,生命场,精神意识场,气的规律与运行也就是道。我们这里不打算对气学理论作完整地论述,因为这本身就需要专门论述。内燃机的运动功率,我们也可以以气来计量,人的呼吸以气来计量,歌唱艺术气是最基本的问题,它甚至决定美声、民族与通俗唱法的区别。因为音与声在很大程度上受气的影响最大。在舞蹈艺术中,气也是最为基本的概念,专业与业余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在于气的运用与发挥,韵味也就存在于这里,表演艺术也是如此,油滑的与做作的表演不在于别的,而在于气的发挥与运用上出现了相关的情况。为什么说入情则气一贯呢?这是因为气与情是互为表里,情是气之情,情发于心,有情气则贯通。书法艺术中、民族器乐演奏中,气的运用与发挥更是非常重要。绘画是不是这样呢?自然也不例外。在审美中,我们自然也要把气作为审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来给以运用。关于经济之气,我们在政治经济学中也给以了运用与阐述。
气存在于围棋中,整个天盘中,一位有一气,一子有一气,子子相连有气贯通,子落星盘,与空相接,也有后气,来气。先子有气,并子后子也有气,这子与子之间的气叫形气,子与空之间的气,叫未气,将气,我们在星天区中划分出天、地、人,会得出天之气,为天气,因为在上,又叫上气;人之气为子气,人气,因为在中,又叫中气或和气,子子相连成形也叫形气;地有气,叫地气,因在下,也叫下气。天气阳,地气阴,子气则要阴阳平和,但也会出现阳盛或阴盛。在围棋中,如果天气与地气不能相接,子气就会出现偏阴或偏阳的情况,我们称为上气不接下气。这样的棋形必然散乱。只得天之气,即取位与取势好,但不能成形,不能成地,则散乱无力,有主见无实战能力;只得地气八面玲珑,但由于不在主位,不能主战,棋不成形,有地有空也早晚被对方抢占;有子形不得天之气、不得地之气,此子形再好,也终无大用。所谓天之气,在于四天区、九宫、十六间、十六井宫,这些区间中各子各位因为在井宫中的位置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棋盘的星子之位君臣佐辅、将帅相士等的差异。而地之气在于子与子的关系与气数,这是以目作为地气的计量单位的。日本的有电子计算机之称的石田芳夫在著书中关于打劫谈到了以目来计量劫材的大小与先后,说明了日本在中国唐代向中国学习中国围棋时,深得中国真传,而我们却搞得这些真传都不见了。究其原因应该在于学而谦让人爱而尽心全教,故而日本得真传,而我们则因为行会门派思想,而把这些给弄没了。子之气以子计量,子子相连叫做形,形聚则气一贯,形散则气乱。
目是计量气数的单位。围棋为何要以目为气之计量的单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位上有子,一子顶二目,围杀对方一子,提后此空为敌子子位,也顶二目,我方所围成的空地,一位顶一目,敌子被提的空位,我方以子占之,则二目去一目下剩一目,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二目对视,怒火中烧,所以敌一子顶二目,而自方之空地,一目了然,所以为一目,而我方的子位,因为是两军对阵,所以也是两目,杀敌一子,留下一空,本是二目,因为自己占用,胜而后和,所以也只得一目。这样看来,目是我方所围的空位之气的单位,也是其之气数。以子数作为气数的计量单位,这是我国通用的方法。但在围棋理论研究上,显得有些粗略。子位是一子二目,子空即敌方提子之空位,一子二目,各方围地之空位,一空位一目,子落敌子空位,得一子二目和我方空位一目。这样,争战之前,气以点数来计;争战之后以目来计量气的得失。气数多方胜出,气数少的为败。一般而言,一方一次下一子,所以这一子为一次子数,也叫一次气数,而本方所围成的空位则以目计,有多少位就有多少目次。因为子有生死,所以子数与气数并不相同,但双方总和则是不变的。围棋计量气数所以可以以子数为单位,也可以以目数为单位,也可以以气数即子数加目数来计量。后者的计量具有科学性和原生态性。因为它反映了二人在实战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与过程。如果我们结合地形学、结构学以及我们的棋谱,这种实战过程简直可以达到与事实一样的地步,并对双方的争气的成败得失给以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关于步的概念,它是二子之间的空间关系与气数的多少。步本身具有气数的多少,又包含有次数的概念。步有直斜有大小,有正步有歪步,因为是从空间上起步,所以步有步式与步调。
关于围棋的军事学问题,我们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军事上有战区-战场-战地。战区与围棋四区对应,战场与围棋的九宫对应,战地与围棋的间宫与井宫对应。这样,围棋有四个战区,有九个战场,十六个战地。双方作战有战线,这战线分为内线与外线,前线与后方,双方有疆域和城府,有宫室和门户,有关口有据点,有山林与河泽,有高地与低地,有支地、挂地,通地,交地、生地、死地、围地,陷地、隘地,有八门,生死门,杜景门,伤休门,惊开门。都与气数有关。双方运子摆阵,兵家的各种阵势与江湖武林中的各门各派的兵阵与围棋的星阵也有关系。这些都要从气数理论上给以研究与分析。
棋有先后,子有主客,敌我,位有高低、君臣将士,前后左右上中下,行子有方向,二子多子成棋势与棋形,下子要数气数目,做到心中有数,一目十行,一目也就是一的。子连成形,围而成眼。二子先后,有内气与外气,有公气与私气或个气。知道了这些,并加以运用与分析,自然会悟出很多真东西来!
以前有研究扑克游戏的,认为扑克是天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年四季,有红方黑梅花四种花色来表示;一季13周,也就用1到13,这13张牌表示;一季度的天数是多少呢?把这13张的点数加起来,91点也就是一季度的天数;一年52周,有52张牌对应;一年的天数也就是这些牌的点数加起来为364点,再加上大王、小王二点,也就是366点,以与一年的天数对应。
很多民间游戏也都与天文历法或相关数学计算有关,我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比如: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就是这一种,有时间我们可以专门给以论述,还有一种叫丢牢,更是如此。
而围棋自然更是如此。围棋界有用天文学方法对围棋来进行研究的,想从这方面来提高围棋的技艺水平,结果这些围棋天文爱好者,后来转而从事天文学研究,围棋的事情也就让贤于他人了。但他们的研究却在围棋史上留下佳话。
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天文学的研究对于围棋的技艺的提高有没有益处?这种益处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把围棋名家如何成为高手,以及他们在下棋时是如何思考的这些过程给以客观地描述?
回答是肯定的。这些我们都能够做到,而且,我们的研究能够做到这些!这很让我们感到惊奇是吧?谁让我们研究的是科学呢?是科学必然就要做到这些,并且能够预知所有的这些进程。这种研究对于围棋教育与普及应该是一个好事情,对于一国的围棋的整体技艺的提高与国际水平的提高都是好事情,但它却也有一个可怕的后果,这就是,有朝一日,围棋将会就一门人人皆知、人人皆通、人人皆精的纯粹技术游戏。
下面我们就对围棋给以理论研究。
围棋是正方形,有19条经线和19条纬线,纵横交错有361点,二人南北对坐,纵线为纬,横线为经,经线两端为二人的左右两边,是东西方位。
我们现在建立围棋坐标,以确定每一子位的具体位置。以中心天元为天极,也就是北天极或北极星君为坐标原点,经10与纬10二条线把星空划分为四天区。四天区再以四角为起点,各有9经9纬。这样,一区为九九八十一位,四区分别为东南一区,西南二区,西北三区,东北四区。它与一年四季相对应,这每一区加上一经或一纬的点数,正好是90天,为一个季度的天数。每一区的点位或子位都可以用坐标给以标记。如九星的点位,分别是东南一区东4南4,西南二区西4南4,西北三区西4北4,东北四区东4北4,从上面的坐标上一看,它们就具有对称性,即中心对称性。又:经纬线上的四点位可以直接称为:东4,南4,西4,北4;中心位置的天元,可以用经10纬10来表示,这是九星的坐标位置表示方法。四区的子位有角位,边位与心位三种。角位有东1南1,西1南1,西1北1,东1北1;边位各区有16,东南一区有东1南2、东1南3……东1南9;东2南1,东3南1,东4南1……东9南1。心位各区各有64子位,如四区的三三位,东南一区三三位为东3南3,西南二区的三三位为西3南3,等等。这样,整个棋盘上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用对应的坐标给以明确地标记,并且这种标记有一个好处,简单易记,与天文学对应,有对称性,分区明显,易于布局与教学。
围棋有九星,我们用这九星把围棋划分为九宫,每宫七经七纬,各有49子位,这样,就出现了九天。天元为中宫,也是太极所在的位置,它是北极天的中心,整个天空都是以它为中心,而不是以太阳为中心。西方天文学以太阳为中心,以地球为中心搞了好几千年,我们中国的天文学好像没有这种观念,而是以北极星为天空的中心,这比西方要先进的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把星天划分为九天,有中天,有东天,西天、南天、北天,东南天,西南天,西北天,东北天,这九重天各有其所称,我们在神话中常听到西天与南天,也就是与这种分类有关。与九天对应,下有九地或九野,这是星属地的划分方式,在天为星天,在地为星地。这种九宫的划分,也应验了古代人们关于太极八卦的起源。以前我说太极八卦起源于日圭,这并不算错,现在我们说太极八卦起源于北斗九宫,也是正确的,因为这都是说明了太极八卦起源于古代天文学。八卦为围棋上的八宫,东宫、西宫、南宫、北宫,东南宫,西南宫,西北宫,东北宫。这八宫与八个节气对应,这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宫有三个节气,正如一卦有三爻一样。围棋有气、眼、位、数、象与太极八卦的气、象、位、数都有对应性。
现在我们对围棋进行空间划界。所谓的星罗棋布,不仅仅只是说棋,同时也是说星空,二者兼而有之,互相蕴含。这么多的星子,这么多的星位,我们总得对它们有所分类与划分,才能更加明确而不觉杂乱。并且准确的划分还能使我们对它们的位置给以准确的区分,以见出它们所具有的实际差别。我们采用以下划分方法,划分的结果会使我们发现:原来它们同在一个星空下,但它们的功能与地位之间的差别却是大的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和令人惊讶!
我们的第一种划分方法是:整个棋盘分为四区,以经10纬10为分界线,分别为东南一区,西南二区,西北三区,东北四区。四区再以经5纬5为分界线,各区分为四间,一区有东南一间,西南二间,西北三间,东北四间。每间有16格,25子位。每间再进行划分,一间有一井宫,我们也可以叫做小九宫。因为是呈井字形分布,所以叫做井宫。一间为边井宫,二间为角井宫,三间为边井宫,、四间为心井宫。四间还有一种划分方式,即以经3纬3为分界线,每间划分为四田宫,一间四田宫有一角田宫,二边田宫,一心田宫。田有四格,九子位。
这样,以上的划分方式为:区-间-井;或区-间-田三级划分方法。这样总结一下:一星空有4区,16间,16井,64田。四区间隔有17田,可以看作是通衢与城垣。四井间隔有八田,也可以看作是宫墙与道路。
第二种划分方式为:以九星为中心,以经7纬7为分界线,划分为大九宫,我们可以称为九星天,九天区,每宫以九星的经纬线为分界线,即经4纬4为分界线,每宫再划分出四个小九宫。这是第二种划分方式。
我们上面以角位为起点建立了各区的平面坐标。这个坐标方式可以当作围棋的棋谱标准来使用。我们下面建立以天元为原点的极坐标。研究这种坐标与平面坐标的协变关系,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古文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知道二子相邻,关系有直有斜二种。直为并,斜为尖。天元有四气,这四气在经纬线上,天元有四尖,四尖四气,以四尖绕天元作圆周运动,出现一尖星子轨道,一尖相邻各有二气分别这样八气相通形成二尖星子轨道。如此类推,就有三尖星子轨道,四尖星子轨道……这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数字,轨道一为4子,轨道二为8子,轨道三为12子,轨道四为16子,轨道五为20子,合起来正好是60子,我们知道60这个数目是一甲子,而建立极坐标后,八宫的七连星在星盘上与极坐标有直有斜二种关系,直为东南西北四宫,四七二十八,正好与二十八星宿对应,斜有二十八,这直与斜也就是阴阳顺逆的差别,《奇门遁甲》上说是阴遁与阳遁,不知是不是与这个有关系。斜七星向星盘外延伸,交点在经纬的延长线上,这样,数一下经纬线这时的子数,正好是十二点数,加上天元,为十三点,这与十二月建有关系吧,十三点数应该是指闰月闰年而言。
这里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我自己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不是这样。比方说,三宫各有七子位,应该是三七二十一,但实际上却只有十九个子位,这就叫人糊涂了,于是在下棋时或在天文计算时,我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总之,九九要归一。所谓的九九要归一,我们看到四区的子数为九九八十一,到了最后就都要归到天元这一点子上来了。不知是不是这样,这很让人奇怪吔!有人说,你真有点子,我们知道这也就是说,你真有办法,这点子一语词与围棋有没有关系?又有口语说,这个人,死眼子!也有说,死心眼的,这是不是指围棋上的眼而言的?又有说,谁给你填这个眼!是不是也指围棋上的这个说法。要是这样,我们应该相信,围棋在中国古代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它的普及性要超出我们的想象好多倍!
我们确定了围棋的空间划界:区-间-井-田,建立了围棋的平面坐标与极坐标,并使之与天文学对应。这是围棋的地形学理论。
下面我们对围棋的一些基本术语给以界定。棋有棋盘,横经竖纬。纵横交叉谓之点,点有点位,子落点位,叫子位。子分黑白,谓之阴阳,从性质上来看,称为敌我。点上有子,点位叫子位,点上无子,叫空位。点位纵横相连,有气贯通。一子相邻的空位,叫做此子的气位。我们在围棋空间划界中,得出了区间井田四级分界,在田界中,我们研究它的九个子位的关系,会发现:处于角的位置,叫角位,田界中有四个角位;每个角位有二个空位相邻,也就是每个角位有两气。处于两角之间的位,因为在边上,我们叫做边位,田界中有四个边位,每个边位有三个空位相邻,因此,边位有三气,处于田中心的位置叫心位,田界中有一个心位,心位有四个空位与之相连,所以心位有四气。因为子的下气是它所邻的空位之气,与这个子位是同在一个口形之中的,所以一气也叫一口气,有话说,人争一口气,也就是这个气了,也有说,做人要争气,自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给以理解。这样,我们从田界的九位可以看出,它们分别是:四个角位,每个角位二气,共八气;四个边位,每个边位三气,共十二气;一个心位,有四气,各子位的口气加起来也就是二十四气。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来。天呀,难道真的这么巧合!
这样,我们又有了角-边-心理论,这是围棋的结构学理论。围棋的地形学也从属于这一分类。以大九宫为例,中宫为心宫,有一宫,角宫为东南角宫,西南角宫,东北角宫,西北角宫四宫,边宫有东西南北四边宫。角宫与两边宫相接,边宫与两个角宫一个心宫相接,心宫与四个边宫相接,各有不同,差别是不言自明的。大九宫中每宫又有四个小井宫,分别是一个角井宫,二个边井宫,一个心井宫。以井宫的十六个子位为例,角位有四个,边位有八个,心位有四个。我们以区间为分析对象,结果也是一样。一区有四间,自然也分为角间,边间与心间。我们在研究地,形、势、空、眼、气、位的时候,角边心的划分方式同样适用。地有角地,边地与心地,这三地在围棋上意义与作用是根本不同的,下法自然更不相同。形有角形,边形与心形,势有角势、边势与心势,空有角空、边空与心空,眼有角眼、边眼与心眼。气有角气、边气与心气,各不相同。
通过围棋的空间划界,我们知道了每一个点位的具体坐标,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点坐标来明显地区分这些区间。以四区为例:各区的点坐标是从经1纬1-经9纬9,以每区的四间的点位为例:角间为经1纬1-经5纬5,边间为经5纬1-经9纬5,经1纬5-经5纬9,二边间的子坐标具有反对称性。心间为经5纬5-经9纬9。
如果我们用这个对围棋的实战给以记谱,在围棋研究上将有重大突破。如黑:1、东4北4,白:1、西4北4;2、东3南4,2、西4南4。3、西6南3,3、西4南6。
从以上我们可以进行分析,黑白双方开始是各占一区重要位置,三个君位,一个臣位,到第三步,黑抢占白二区角宫的兵士之位,以对其进行窥察。白的二区角间向边间的去路给挡住了,于是白向北边间谋求发展,自然走出一个西4南6这一步来。这也就是说,双方在开始布局时,我们从地形学与结构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双方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很容易知道他们的得失与利害。
二子之间,在棋上有很多有关系,我们要研究敌子与我子的关系,还要研究自己子与子之间的关系。二子有空间关系,这以气为单位,二子落于棋盘,着手是两步,一子为起点,一子为落点,这一起一落形成一步,这样,步也就是围棋的基本单位,天文学也以步为单位。这里我们看到,空间的步与气有着对应的关系,一般而言,步大的,气数多,其空间也就相对较大;步小的,气数少,其空间也就相对较小一些。这样,不同的步子运动起来,就形成一个节奏与气势,这是围棋上的运动力学分析方式。但这步子要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围地与做眼,成活,长气,我们在围棋空间划界得出了田宫与井宫时,也就得出了围棋的节数来,这是围棋真正的单位与尺度。一个田心宫做成一个真眼要八步,而一井心宫,做成一个活要十四步左右,这就是围棋的运动的节数与气数,而要是边宫与角宫,这个单位就又有所改变,边宫做成边眼要五步,角宫做成角眼只要二步,边井与角井的成眼也是如此,要比心井的心眼要少一些。这样说来,围棋的节奏因为角眼与边眼的存在而加快了。具体到双方对局,这种情况又更复杂一些,需要十六步或三十几步以上才能完成一个节奏的运动周期。
我们研究了角位、边位、心位的气数,知道了角位有二气,边位有三气,心位有四气。现在我们研究角气,边气,心气,就会发现,角气成眼,需要二步,边气成眼,需要三气,心气成眼需要四气,所需要的步数是不一样的。再研究角子、边子、与心子,角子被提,只要二步,边子被杀,需要三步,心子被杀,需要四步。这要杀子,所需要的步数是不一样的。我们再研究子的关联,角子二连,易于被杀,边子三连,易于被围困,心子四连,自由灵活,易于向四面八方进展。
二子相连,形成子式,这个子式是必须用气学理论来给以描述的。我们说到并、尖、长、小飞、大飞、拆一、拆二等,这些都要用围棋的气来给以解释。我们要用这个解释二子关系,还要解释三子关系,四子关系,以及敌子我子的这种各种关系。所谓的并,不能只说是二子相连叫做并,这并不科学,这只是直观的说法。我们从气学理论上来解答,则是二子互为气位,并为贯气或通气。子一是子二的一个气位,子二也是子一的一个气位,二者贯通一气,是为并。假定是二个心子,一个心子本有四气,二心子应有八气,现在二子相并,互为对方的一个气,这虽无公气,却是一气,如此一接,二子现在有六个外气,二子如骨并立,这内于二子的气是为骨气,这样,二子以前各有四气,现在是共有六个外气,也就长了志气了,真是意气风发,气宇轩昴。尖也并不是单单一说,于一子斜对角下一子,叫做尖,而应该说是二子二个公气,六个外气,这二个公气如有自己的子相连,就一气了,如有敌子在,就断了一口气,成了两个断点。于是双方就要有一拼,二子一个公气,为拆一,二子有一气相邻,拆二如此等等……
以上是我们进行围棋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中国唐代有一个故事,说僧一行与一个围棋大家下棋,他并不会下棋,却双方下个平手,传说他当时声称:听他四句话,人人成国手。他是天文学家,对围棋虽然没有下过,但对于围棋理论却是有着相当的研究与悟性,大家看了我们的以上这些,相信僧一行所言不假。当我听了僧一行这一句话时,我就一个惊喜,我和他想的完全一样!错误的理论有千百种,而正确的理论永远只有一个!
因为这个围棋理论相当重要,所以,再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之后,也就是把基本问题都阐述明白之后,我们就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关于围棋的基本术语,我们确定了区-间-井-田地形学理论与角-边-心结构学理论,我们也得出了主体结构理论这就是子-空-气-点,以及位-气-数-步等基本术语。
气是围棋的最为重要的术语。也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术语之一。它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在哲学中,在艺术中,在医学中,在自然科学中,在经济科学中我们都看到了它的作用。中国哲学道-理-情-气。这气并不单指我们呼吸的空气,而也包括万物之中变化与发展,生消存亡的各种状态,对于生命体而言,它更为重要,说,人有生气,气色好,有气度,都是与气有关的。我们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就会发现,气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场。物理场、化学场,生物场,生命场,精神意识场,气的规律与运行也就是道。我们这里不打算对气学理论作完整地论述,因为这本身就需要专门论述。内燃机的运动功率,我们也可以以气来计量,人的呼吸以气来计量,歌唱艺术气是最基本的问题,它甚至决定美声、民族与通俗唱法的区别。因为音与声在很大程度上受气的影响最大。在舞蹈艺术中,气也是最为基本的概念,专业与业余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在于气的运用与发挥,韵味也就存在于这里,表演艺术也是如此,油滑的与做作的表演不在于别的,而在于气的发挥与运用上出现了相关的情况。为什么说入情则气一贯呢?这是因为气与情是互为表里,情是气之情,情发于心,有情气则贯通。书法艺术中、民族器乐演奏中,气的运用与发挥更是非常重要。绘画是不是这样呢?自然也不例外。在审美中,我们自然也要把气作为审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来给以运用。关于经济之气,我们在政治经济学中也给以了运用与阐述。
气存在于围棋中,整个天盘中,一位有一气,一子有一气,子子相连有气贯通,子落星盘,与空相接,也有后气,来气。先子有气,并子后子也有气,这子与子之间的气叫形气,子与空之间的气,叫未气,将气,我们在星天区中划分出天、地、人,会得出天之气,为天气,因为在上,又叫上气;人之气为子气,人气,因为在中,又叫中气或和气,子子相连成形也叫形气;地有气,叫地气,因在下,也叫下气。天气阳,地气阴,子气则要阴阳平和,但也会出现阳盛或阴盛。在围棋中,如果天气与地气不能相接,子气就会出现偏阴或偏阳的情况,我们称为上气不接下气。这样的棋形必然散乱。只得天之气,即取位与取势好,但不能成形,不能成地,则散乱无力,有主见无实战能力;只得地气八面玲珑,但由于不在主位,不能主战,棋不成形,有地有空也早晚被对方抢占;有子形不得天之气、不得地之气,此子形再好,也终无大用。所谓天之气,在于四天区、九宫、十六间、十六井宫,这些区间中各子各位因为在井宫中的位置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棋盘的星子之位君臣佐辅、将帅相士等的差异。而地之气在于子与子的关系与气数,这是以目作为地气的计量单位的。日本的有电子计算机之称的石田芳夫在著书中关于打劫谈到了以目来计量劫材的大小与先后,说明了日本在中国唐代向中国学习中国围棋时,深得中国真传,而我们却搞得这些真传都不见了。究其原因应该在于学而谦让人爱而尽心全教,故而日本得真传,而我们则因为行会门派思想,而把这些给弄没了。子之气以子计量,子子相连叫做形,形聚则气一贯,形散则气乱。
目是计量气数的单位。围棋为何要以目为气之计量的单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位上有子,一子顶二目,围杀对方一子,提后此空为敌子子位,也顶二目,我方所围成的空地,一位顶一目,敌子被提的空位,我方以子占之,则二目去一目下剩一目,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二目对视,怒火中烧,所以敌一子顶二目,而自方之空地,一目了然,所以为一目,而我方的子位,因为是两军对阵,所以也是两目,杀敌一子,留下一空,本是二目,因为自己占用,胜而后和,所以也只得一目。这样看来,目是我方所围的空位之气的单位,也是其之气数。以子数作为气数的计量单位,这是我国通用的方法。但在围棋理论研究上,显得有些粗略。子位是一子二目,子空即敌方提子之空位,一子二目,各方围地之空位,一空位一目,子落敌子空位,得一子二目和我方空位一目。这样,争战之前,气以点数来计;争战之后以目来计量气的得失。气数多方胜出,气数少的为败。一般而言,一方一次下一子,所以这一子为一次子数,也叫一次气数,而本方所围成的空位则以目计,有多少位就有多少目次。因为子有生死,所以子数与气数并不相同,但双方总和则是不变的。围棋计量气数所以可以以子数为单位,也可以以目数为单位,也可以以气数即子数加目数来计量。后者的计量具有科学性和原生态性。因为它反映了二人在实战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与过程。如果我们结合地形学、结构学以及我们的棋谱,这种实战过程简直可以达到与事实一样的地步,并对双方的争气的成败得失给以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关于步的概念,它是二子之间的空间关系与气数的多少。步本身具有气数的多少,又包含有次数的概念。步有直斜有大小,有正步有歪步,因为是从空间上起步,所以步有步式与步调。
关于围棋的军事学问题,我们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军事上有战区-战场-战地。战区与围棋四区对应,战场与围棋的九宫对应,战地与围棋的间宫与井宫对应。这样,围棋有四个战区,有九个战场,十六个战地。双方作战有战线,这战线分为内线与外线,前线与后方,双方有疆域和城府,有宫室和门户,有关口有据点,有山林与河泽,有高地与低地,有支地、挂地,通地,交地、生地、死地、围地,陷地、隘地,有八门,生死门,杜景门,伤休门,惊开门。都与气数有关。双方运子摆阵,兵家的各种阵势与江湖武林中的各门各派的兵阵与围棋的星阵也有关系。这些都要从气数理论上给以研究与分析。
棋有先后,子有主客,敌我,位有高低、君臣将士,前后左右上中下,行子有方向,二子多子成棋势与棋形,下子要数气数目,做到心中有数,一目十行,一目也就是一的。子连成形,围而成眼。二子先后,有内气与外气,有公气与私气或个气。知道了这些,并加以运用与分析,自然会悟出很多真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