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小学语文作业要求(原来)
发布时间:2012-1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钮里平

 

潘家小学语文作业要求
一、 作业的意义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反馈有效教学和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参照,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
二、作业类别
1、低年级:一年级: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习字册
                     二年级: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习字册、写话本
中高年级:补充习题 、周记本、大作本、大楷本、课堂作业(或笔记)
三、作业总的要求
1、以上作业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完成,认真批改。合理安排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数量,对作业形式和书写都要有明确的要求,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2、回家作业要求:尽量减少书面语文练习。低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作业,中年级不超过半小时,高年级不超过40分钟。
3、除了以上书面作业,每个年级还应强调口头、手头作业,注重每篇课文的预习、经典课文的诵读以及古诗文的背诵积累等。
4、有的书面作业做完后要打上记分格。记分格应打在作业的右下方,先写上日期,然后再日期后打一条长约2厘米的直线,批改的等地就写在直线上。
如:5月6日            
5、批改作业的“√”或“”×”不能写得太大,一般在2厘米左右,不能超过3厘米。
 四、作业批改要求
课堂作业:
1、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题目要注重积累与运用,形式要多样,该练就练,避免机械、雷同作业的出现。
2、学生作业低年级统一用铅笔书写,中、高年级提倡用蓝色或黑色墨水书写。
3、作业书写端正、整洁美观,无明显涂改痕迹,做完后打上记分格。
4、教师批改要及时,字迹要端正。作业一律采用等第制,分“优”、“上”、“中”等。
 
《语文补充习题》:
1、《语文补充习题》视为课堂作业,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选做,尽量在课堂内完成,并且注重讲解,及时反馈。
2、学生作业低中年级统一用铅笔书写,高年级统一用钢笔书写。凡是作业中的线段条均使用直尺画。
3、教师批改的字迹要端正,统一用正楷写,杜绝错字、别字。作业一律采用等第制,以鼓励学生为主。
4、补充习题教师在每课课题的右边写上等第。
5、教师批改时要逐题逐项批改,如有发现错误,在题旁打一个小小的“×”,及时让学生订正(低中年级可在原地订正,高年级可在订正栏中订正)。订正完毕后,用小圈把“×”圈掉。
作文:
1、大作按教材中的要求指导习作,大作篇数按教材要求。
2、誊抄作文时中年级用铅笔书写,高年级用钢笔书写。
3、作文本的开头一页设置好目录,分为篇数、题目、等第三项,由学生自己填写,第二页开始为正式行文。
4、作文的批改要及时,原则上是一周内完成。作文的等第打在题目的右边,眉批写在侧面空白处,总评需空两格开始书写,书写要求字迹端正,用正楷。作文的眉批每次不得少于全班批改人数的四分之一,总批要求每次不少于全班批改人数的三分之二,总批评语力求针对学生实际,字数不少于20字。结尾处写上批改日期。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但不能代替教师的批改。每学期每生不少于一次面批。
5、作文中的错别字改在右边的订正栏内,教师加“∣∣”,学生改好后把方框封口。
6、作文要注重讲评。
周记:
1、周记要追求“小”,有针对性,围绕某一训练要求进行训练,宗旨是为大作服务。2、一学期不少于8篇。                                   
3、周记的批改可比作文简单一些,总批与眉批视实际情况而定,不做硬性规定。
写话:
1、二年级使用写话本。主要是针对课文的教学有目的性地加以辅助训练,以“仿写”为主。
2、每学期不少于5篇。
3、写话的批改视实际情况而定,不做硬性规定,以鼓励学生为主。
4、错别字用红笔圈出,改在原处即可。
默写:
1、为加强巩固练习,1—6年级均要使用默写本,可默写词语,也可以默写重要的篇章段落。
2、低中年级用铅笔默写,高年级用钢笔默写。
3、原则上1~2课默写词语一次,每组课文教完后再统默一次,期末复习时要加强默写。
4、默写的批改尽量由教师完成,中高年级有时可以让小干部协助完成,但教师不可放手不管。                       
习字册:
1、低年级写字课使用习字册,统一用铅笔书写。
3、在册中打星处涂实或圈出,学生写得好的字在右上角要用星或圈标出来以示鼓励。
4、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习字册,重点指导临摹,不能听任学生自由临写。
5、习字册的练习进度与教学进度大致相同。
大楷本:
1、中高年级写字课统一使用大楷本,统一用毛笔书写。
2、原则上每节课写一页纸,对照《欧书基础》,可以先双钩或单钩一行,然后再临写,作业本要整洁。
3、作业一律采用等第制,学生写得好的字在右上角要用圈标出来以示鼓励。
 
 
 
 
20094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