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指向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
小学科子课题学期计划
武进区潘家小学:谈冬玉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以研兴教,以研强师”。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师生主动发展,以解决学科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教研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制定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切本校实际的教学常规,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教师将课改理念真正落实为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4)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小学科教学水平,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研究内容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整体专业素养。
1、进一步认真研读各小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熟悉各年段教学目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总结课改经验,明确课改方向。
2、教研活动继续常规化,研讨活动做到有组织、有主题、有收获。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理论导学等常规项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发展梯队上一个新台阶。加强工作室内校际间的交流,组织专题学术沙龙、参与式研讨、公开课观摩与评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关注教师发展的差异,以同课异构的形式上课、说课、评课、专业技能训练等方式促师徒共同发展。
4、加强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指导工作,聘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为小学科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5、在实践中鼓励老师要勤于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写作和实践研究水平,争取撰写出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6、加强阅读,丰富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之余,除美术、教育等专业书籍,还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拓宽知识面,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加强自己的学识。
7、注重办公室文化的打造,让办公室成为学习、交流、沟通的场所。
(二)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创建学科特色。
1、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小学科教学实效,积极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方法。本学期主要研究作业辅导和评价的有效性问题。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创建学科特色。分低中高年段实施相应的教学研究。组内教师确立相关小课题,在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逐步实现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3、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的丰富性、课堂组织能力的薄弱性以及专业技能、个人素养的有待提高等方面,勤反思,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得到自我提升。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不断完善小学科教学的质量评估,形成新的小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三)抓好常规教学活动,保证优质高效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1、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多争取不同层面上的研讨课,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
2、组内教师相互多听课多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3、充分利用学科课题网,继续积极开展小学科网络教研活动,努力将教学研究与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师生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4、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从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次作业开始。形成创新性、审美性、趣味性、实效性的小学科课堂特色。钻研教材,以学生为本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小学科的兴趣。做到提前五分钟进教室,课堂上加强启发和指导,探索课堂管理的方法,真正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
(四)加强小学科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提升专业素养。
1、利用好一月一次的专业技能训练时间,相互切磋促进步。
2、搞好美术创作,为参加各类中小学美术老师书画展作准备。
3、关注省、市相关事宜,创造组内教师外出观摩和参与的机会。
四、 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小学科子课题计划。
2.落实子课题组成员分解与实施工作。
3、小学子课题研究课自主报名。
三月份:
1.各小学科子课题进展情况交流会。
2.各小学科分组进行集体备课,研讨。
3、武进区小学科教学研讨既新课程标准培训。
四月份:
1. 开展“督导评估磨课”活动。
2. 完善充实课题组网站。
3. 组织小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活动。
五月份:
1.组织毕业班各小学科老师参加总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2.各小学科子课题实施学期总结与汇报交流,整理有关资料。
3. 依据教学常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能力。
4.组织小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活动。
六月份:
1.做好学期教科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完成本学期课题组工作总结。
3、各课题组上传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并做好材料的整理。
4、统计各小学科本学期教科研研究成果。
20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