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领导 制度建设 阵地建设 专项活动 课堂教学 党风行风 创新成果 廉洁文化
  组织领导 更多>>
  制度建设 更多>>
  阵地建设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廉洁校园>>创新成果>>廉洁从教 服务学生
廉洁从教 服务学生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7日     点击次数: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廉洁从教   服务学生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吴文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呼唤廉洁的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远在我国古代,韩愈就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并列为教师的职责,其中“传道”居于三业之首。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坚定。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这样的坚定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可以说,教师的德行是一面旗帜,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一生的成长道路。所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那么,教师要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对教师奉献精神最好的诠释。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之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以这种情感来对待和坚持献身教书育人的事业,就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尚情操。
第二、要渗入情感态度,公正执教。
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第三、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开展廉洁自律、为人师表教育活动,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们自身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诚信做人,敬廉崇洁,让廉洁之风吹进校园的每个角落吧!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pjxx.cn 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34374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