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故事连着你我他
班 级:五(3)班
学生姓名:陈嘉怡
辅导老师:杨丽娟
故事题目:《两袖清风的孔繁森》
廉洁人物:孔繁森
故事内容: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活动感悟:
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我们要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这种有效的形式,使每位教师自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使少年儿童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班主任:杨丽娟
家长感想:
廉洁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需要我们传承并坚持一生,因此让孩子从小接受廉洁文化教育很有意义,要使学生做到“正直坦荡,表里如一”,使学生明白“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家长签名:徐凌秀
班 级:六(2)班
学生姓名:杜青青
辅导老师:蒋丽
故事题目:《两袖清风》
廉洁人物:于谦
故事内容: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代清官,人称“于龙图”、“于青天”。
于谦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4岁就能赋诗、15岁成了秀才,被称为“神童”。于谦仰慕诸葛亮、文天祥等杰出人物,写诗赞颂他们报效国家、廉洁公正的操守,以他们为自己的楷模。正是在这些先贤精神的激励下,少年于谦立下“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宏志,17岁时他写下一首流芳百世的佳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于谦为官以“廉洁公正”闻名。“两袖清风”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一次,他要进京办事,一些同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带上土特产,也是送个人情啊!”于谦听后,哈哈大笑,举起双袖风趣地说:“谁说我什么也没带?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一首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天朝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是“两袖清风”便作为为官清廉的成语而千古流传。
活动感悟: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诚实信守为荣,见利忘义为耻”。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并广大这种精神,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廉洁文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
班主任:蒋 丽
家长感想:
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廉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建设廉洁文化应善于兼收并蓄。要建立健全廉洁文化的体制和机制,以廉洁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家 长:杜剑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