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文化教研组工作总结20170113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棋文化校本课程继续秉承“走好每一步”的校训,以追求“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和谐成长”为目的,旨在引领学生充分认识丰富多彩的棋类世界,将棋文化教育与学会做人有机结合,逐步起到“育德、益智、强志、养性”的效应,努力实现通过棋文化特色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目标。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1、通过课堂研讨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本学期棋文化是围棋,由秦旭峰、周黎洪、陈燕青三位老师执教。周黎洪老师第一次接触围棋校本课,一开始她听一堂课,上一堂课,慢慢摸索,小组成员积极探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继续与传统象棋强队寨桥小学开展象棋校际交流赛,提高了棋文化氛围和学生的棋艺水平。
3、根据实际情况,2015年9月开始一学年象棋,一学年围棋。这样就能保证入学潘家小学的孩子在一二年级,全部掌握象围棋的基础知识。益智类游戏在一个学年中孩子还没有学会或真的不感兴趣,就不再强求学生喜欢或擅长。三至六年级学生可以进入校级象围棋选修课程进行学习或者课间棋类活动时间参加活动。树立科学的资源意识,学校课程的开发依赖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整合。课程的开发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磨练棋艺,从周二至周五中午时间,有空余时间的孩子可以到专用教室练棋,做好登记。孩子们交流棋艺,沟通感情,交个朋友,做个棋友。
4、棋类比赛促提高。王东明老师由于负责象棋队参赛积极,成绩显著,被常州市评为棋类比赛优秀组织奖。在十月份常州市少儿象棋定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小棋手的表现为全校学生树立了榜样,利用全校集会时间进行了表彰,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少年宫的提优工程和专业培训的合作,我校已经有一支能打出成绩的小棋手队伍。
5、课程形成体系,以学校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前提,开发综实课程,让学校特色建设和课改相结合。力争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走向农村小学前列,成为我校的一个办学亮点。
6、2017年1月14日至15日,江苏省象棋特色学校交流协会年会在苏州胜浦实验小学举行。秦旭峰、王东明两位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此次活动。潘家小学致力于以“棋道”为主,“书道”、“孝道”为辅的“三道”教育,目的就是传承民族素质教育。
二、问题与对策
1、缺乏专业指导,通过专家引领,共同研讨,提高校本课的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为此,我校积极参加苏锡常象棋特色交流协会的活动,探索小学棋类教育的道路。
2、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提高学生棋艺和棋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3、进一步深化棋文化特色教育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激励棋文化教研组成员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自身专业成长
4、加强学习研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本学期重点是如何掌握棋艺知识点,在教学方法和课堂巩固上下功夫,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我们充分听取与尊重各方面的意见与需求,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需求,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氛围,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
5、努力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课程的开发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走好每一步”要成为大家的共识。结合我校的传统与优势,学校为教师尽可能多的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象围棋”特色课程,创出学校特色,体现创新精神。
对照我校提出的“育德、益智、强志、养性”棋文化特色教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丰富多彩的棋类世界,将棋类教育与学会做人有机结合,发挥特色学校效能,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学校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