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级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记载表
发布时间:2013-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雯

 

 
 
 
武进区级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记载表
 
 
 
 
 
课题名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鲁利玲                 
所在单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立项时             2012年3月              
课题级              武进区级               
结题时             2013年12月             
 
 
 
 
 
 
 
 
目                

序号
         
时间
1
语感初探
9月3日
2
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9月17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0月8日
4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10月22日
5
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11月5日
6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11月19日
7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12月3日
8
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12月17日
9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12月31日
10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月14日
11
总结
1月28日
12
 
 
13
 
 
14
 
 
 
 
 
 
 
 
 
 
 
 
 
 
 
 
 
时间
9月3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认识语感,感知它的含义
2.了解语感的作用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启蒙阶段,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基础的阶段。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受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语言意识,即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语感的关键在于能够凭借直觉、灵活而敏捷地把握各种不同语言环境中语言质的规定性。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教学,它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打下良好的语言、语调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小学英语教学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种语感的形成能够决定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9月17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认识语感,感知它的含义
2.了解语感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培养好的英语语感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无疑是突出了培养语感能力的重要性。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如果教师认识到培养语感在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上的积极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因而,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提高英语水平,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0月8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大致定好如何培养学生语感的方向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0月22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1月5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1月19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到语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意境,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等英语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消化,从而使其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笔者认为风靡一时的“李阳英语”在教学上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有步骤,分层次,让学生一步步上台阶,每一步训练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在保证学生对词、句有正确发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加强朗读,以体会语感。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梯度式朗读等不同方式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减少其对学习的疲劳感。有效的朗读训练同思维活动特别是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而无论哪种朗读方式都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2月3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首先,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授课,适当利用母语辅助的教学原则,尽量避免母语对英语教学的副迁移,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学教育引入外教授课,目的就是加强课堂的英语授课氛围,让学生充分领略纯英文的教学环境。但是把所有英语教学留给外教,目前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与普通教师相比,外教授课也不全是优势。实际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在课堂中如果有适当的母语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英语知识理解上的沟通,但前提仍然是大量使用英语教学,而且鼓励学生在课上使用英语交谈,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
其次,要大量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这样长期的坚持可以让学生提高感知、理解英语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语感。当然,在课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推荐他们收听收看英语录音、英语广播或者英文电影,让学生有更多感受英语的机会,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多模仿和表达英语内容,体验语句的抑扬顿挫,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语言中的语音感觉,进而灵活运用。
再次,要多给学生创造英语无意识记忆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和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以利用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全方位无意识接触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又如,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我们知道数理化等学科的公式代号,很多都跟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向学生教授这些知识点,使其在学习其它课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2月17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2月31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月14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正如厨师要有灵敏的味觉,游泳运动员要有熟练的水性,音乐家要有出色的乐感一样,要让学生具备好的语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英语语感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月28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9人
实到人数
9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分析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教学时我们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竭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有关英语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巩固、活学所学知识的同时,来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结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敏锐感受知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并使语感得到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问候购物等题材时,我给学生在日常生活实际中创设一些情境,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操练机会。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主要句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自编自演小对话。在上shopping一课时,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店,在这样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下让学生参与交际生活,他们颇感兴趣,倍感亲切,既优化了口语,又培养了语感。另外,在课外我也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操练,如开设英语角,排演Mini Play 等。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对英语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强,常常能创造性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使用英语,交际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语感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小学生理、心理优势,加强语感的训练,全面提高小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