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级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记载表
发布时间:2014-11-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汤凤琴

 

 

 

 

 

 

 

 

武进区级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记载表
 
 
 
 
 
课题名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鲁利玲                  
所在单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立项时             2012年3月               
课题级              武进区级                
结题时             2014年12月              
 
 
 
 
 
 
 
 
目                 录

序号
内          容
时间
1
对语感的理解
2月18日
2
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3月21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4月13日
4
在课堂中感知语感
5月10日
5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6月15日
6
在听说中提高语感
9月13日
7
在实践中增强语感
10月12日
8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1月19日
9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感策略
12月15日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2月
18日
地点
支部会
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 .认识语感,感知它的含义
2.体会语感。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英语语感又称英语思维,是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当我们听别人讲汉语时,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语法和每个词的意思,这就是大脑语言中枢的作用,也就是语感。它是集语法,语义,词汇于一起的一种大脑语言中枢的能力。
   外语学习中,语感起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实际运用能力的唯一支撑,还对应试有很大的帮助大篇幅的阅读理解题,即使生词很多,他们一样可以掌握比较精确的意思。语感是依靠长期并且大量的输入来获得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材料
 
 
 
                                                   填表人    汤凤琴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3月21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老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语感的研究价值
2.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英语教学的支点便是语感。教育部新制订的《新标准英语》中明确指出:听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说技能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无疑再次突出了语感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发音机制尚未定型,有条件正确模仿人类各种语言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音机制就要定型,学习第二语言时,就容易有口音了。因此在孩子的学生时期让孩子学习真正的英语,锻炼英语口语能力是很重要的,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扎实的基础。培养语感也就是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4月13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老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制定努力的方向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一、在课堂中感知语感
二、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三、在听说中提高语感
四、在实践中增强语感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感策略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5月10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2.在课堂中感知语感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英语语感能力是通过对语言的不断感知和运用形成的,它的获得是离不开语言环境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配合各种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感知语言,创设一些情景,反复使用英语去作解释,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和理解它的含义。这样的做法虽然比直接使用母语去解释要费时得多,但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另外,作为教师自身的语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使自己的口语纯正地道,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一种语音语调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例如:从教小学英语的第一节课起,我就力求以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吸引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英语,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来。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自然地感知语言,接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体会语感的形成。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6月15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这样说过:"与其单纯地死背单词或语法规则,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古人亦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好,越滚瓜烂熟时,文章或对话的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吸收,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对语感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把一些重要的、经典的句子摘抄下来,然后大声地朗读。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多多朗读一些英语小诗、绕口令等,让他们在大量地朗读中体会出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英语的内在韵律,从而逐步培养出良好的英语语感。
1.多指导学生情感朗读,强化语感
朗读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朗读基调是由感情基调决定的。通过朗读的语言艺术,使枯燥的视觉文字活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撞击中与故事内含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从而对故事内容深刻理解、领悟。
2.多指导学生进行有声朗读,强化语感
3.多指导学生进行韵句朗读,强化语感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9月13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2.在听说中提高语感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英语环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独特韵律,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英语语感。在课堂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同时,我还给学生布置一项看电视的课外作业,即每晚7:00-7:30分观看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的《希望英语》,让学生多多接触英语信息,使学生始终受到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丰富英语知识,从而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更快地在听听看看中提高英语语感。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0月12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2.在实践中增强语感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感的培养与增强需要来自于不断地语言实践,也就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鼓励他们通过模仿表演来熟悉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创新语言。只有让学生参与实践,自我体会,才能培养出自己的语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主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强,从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提高交际能力,最终培养出英语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利用课文内容,尽可能多地创设情景,如:当小记者,运用所学的新语言进行采访;当售货员,进行购物对话表演等一系列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运用英语中逐步增强语感,同时也提高了英语的交际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语感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小学生生理、心理优势,加强语感的训练,全面提高小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1月19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2.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正如厨师要有灵敏的味觉,游泳运动员要有熟练的水性,音乐家要有出色的乐感一样,要让学生具备好的语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英语语感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课 题 研 究 理 论 学 习 记 载 表

时间
12月15日
地点
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全体英语教师
实到人数
9人
主持人
鲁利玲
活动
形式
会议
学习的目标
1.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2.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感策略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能动参与原则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泳"的过程中习得的,老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文情景中切身感悟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
2)实践感受原则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的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3)促进个性发展原则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的表现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而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否则便会在意识中泯灭学生的创造火花。
4)人格塑造原则尽管语感能力具有人格自我塑造功能,但教学中坚持渗透会更有益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培养。
5)整体感知原则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接触了某种语言的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为此,语感能力培养务须坚持整体感知。
6)形象思维原则直觉思维本来就属形象思维的形式,没有形象思维的有效训练,就不能保证直觉思维的高效发展。
学生良好口语语感的培养,仅靠以上这些途径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内课外多听、多读、多说、多实践。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去跋涉课本之外的万山千山,去观赏课本之外的万紫千红,使语言实践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如同阳光和空气;成为他们生活的自然习惯,如同吃饭穿衣。创造条件学生良好语感的逐步形成与优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更为肥沃的土壤。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