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小结
发布时间:2014-01-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唯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个 人 小 结
姓名
|
杨唯洁
|
时间
|
2014年1月
|
个人研究重点: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
正确的读指教师要指导好学生英语发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读清楚,读流利,读自然。我们的阅读教学一般都会由听导入,由听原文导入到课文的正式学习。
很多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口语比较好,反而到了高年级口语能力下降。这除了由于教学从听说慢慢转向读写的改变以外,还与学生由于年纪增长,不敢像低年级一样大声开口读,开口说有关。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引导他们大声的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让其他学生一起帮忙听,看看他读得是否与课文内容相符,他的语音是否正确,语调是否自然。
指导学生有技巧的读,即有效的读。有些学生读书时虽然声音很大,但往往读完以后什么印象都没有,没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应该多指导语调语气的变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模仿中体味朗读材料的意思,用心感受,边读边体会其中的意味,这样读完以后才能体会出课文的感情色彩,在思维上为自己摩画出想象的翅膀。
在朗读的过程中,采取phonics教学法等,逐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的能力,使学生体会不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则等,也是提高朗读效果所必需的。
学习一门语言,如果缺乏一定量的词汇、句型的积累,很难谈到形成语感。我们的阅读课上所采用的课文一般都是综合运用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与句型的语篇或对话等。其中不乏新的词汇、句型、表达方式等。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并积累培养语感所必需的词汇知识、句法结构知识、语法知识等,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语言材料。
另外,我们在指导精读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意相关的语法知识。如名词的单复数的变化,人称的主格和宾格的不同运用,单数第三人称动词的变化形式等。小学阶段不提倡教语法,但到了高段的阅读时,随着语言材料的逐步丰富,语法知识显得无可避免,相关语法知识的渗透则有其必要性。老师在阅读课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让学生自己形成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准确的使用语言,从而形成语言的系统性。同样以刚刚我们所举的这篇课文为例,很明显,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单数第三人称的动词变化,如goes, makes, plays, reads, watches等。如果老师在指导精读的时候一带而过,学生必然也会忽视这些变化。相反,如果老师能够适时的引导学生默读、比较、分析等,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其人称的不同。老师再帮助学生一起总结,学生就理解了其规律,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再多加以重复,慢慢学生对这样一知识形成习惯,从而内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