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个 人 小 结
姓名
|
陆品玉
|
时间
|
2014年6月
|
个人研究重点:通过会话教学提高语感
|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英语学习要循序渐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文水平训练主动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句到对话和篇章,一步一步地训练。训练一定要有量化目标。要求学生制定每天,每周的计划,按计划实施。每晚睡觉前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了当天的训练计划。如未完成,查寻原因,调整计划。计划的内容可以是每天回答若干个问题,练习一个对话,背诵一篇短文等。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