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4-11-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唯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个人小结
姓名 杨唯洁 时间 2014年11月
个人研究重点:运用英语思维,培养语感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学生有了良好的方法和正确的学习习惯,犹如在自己英语语感养成的道路上有了一个指路人,从而少走弯路,快速达到预期目的。
英语语感能力是通过对语言的不断感知、运用中形成的,其中思维形式起着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应尽量不用汉语翻译。因此,教师在词句教学时,可以说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此外,初学者使用英语思维时,多余的动作很明显,总要一边做一边考虑,由于怕错,想了又想,而由于英语不熟,词汇不够所以就求助于本族语,产生多余的心理活动,因此,首先要消除学生怕错的紧张心理,同时,训练有条理、有程序的表达习惯和理解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生除了听老师讲英语,更要听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如每天坚持听半小时录音磁带或英语广播,听的内容可以是课文、歌谣、谜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验外语语音、语调的优美,语句的自然,字次组合的规律,使之加深对语言的直觉思维、知觉判断,使之对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感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朗读机会,如,分角色朗读、跟录音朗读、梯度式朗读等。这样学生可以理解单词的正确读音,句子的正确朗读。只有单词的发音正确了,才谈得上语感;其次,学生通过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可以掌握正确的语气、语调,从而提高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朗读课文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强理解力,强化语感,深化语感。
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前提,语言积累得越多,那么语言输出也就更为自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多识记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句子和短文,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尽量多用,让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