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鲁瑶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需要通过语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从而使语文阅读既体现出工具性特点,又发挥出人文素养养成的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针对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就教材教教材,就课文上课文,课程资源匮乏,阅读量严重不足,“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的弊端,从2014年起开始了主题阅读探索之旅,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来确定自身的研究理念:用新语文主题阅读激发和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其特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将教材中的主题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构建的阅读主题有机结合,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主题群,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不同主题群,构建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整体性的重构。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主题中得到整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课标教材的建构思路,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围绕主题在不断地对相关文本阅读和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

    本课题所提出的“主题阅读”是指以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序列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依托,围绕某一“主题”(该主题可以是立足学生情感体验的人文主题;也可以是立足学生言语生长的能力主题;也可以是立足学生综合学习的实践主题)收集信息重构文本学习语境,引导学生在主题文本语境中拓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策略:把主题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形式,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通过行为研究探究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就体现在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补充或根据自定主题选择文本,组合文本,选编与主题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中迁移主题阅读时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形成快速把握文本主要信息,感悟思想感情的能力。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达成课内阅读能力向课外迁移的目的,达成自主内化的目标。

三、研究目标

1、学校目标:通过校本研究和专家引领等途径,构建学习化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打造“书香校园”,从而形成学校教科研特色,使“主题阅读”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2、学生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培养小学生在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熏陶和鉴赏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飞跃。

3、教师目标:通过课题研究的探讨,理解课题的理论建构,掌握“主题阅读”的方法引领,总结、提炼出适合小学生主题阅读的一些可操作可实践的阅读方法。

四、研究内容

1、我校实施语文主题阅读的基本需求研究。

2、基于主题阅读的理论研究

3、基于“主题阅读”的语文教学策略。

4、基于“主题阅读”的语文课程建构研究。(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1)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内容的选择研究。

2)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实施策略研究。

3)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评价策略研究。

5、基于“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实践下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比较研究。

从多个维度对研究进行前后学生素养进行对比性研究,以凸显研究效能。

五、研究方法

  与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相适应,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个案研究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

2)个案研究法。

①对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发展变化。

②对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个案分析。

(3)调查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进行学生交流、访谈和问卷,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撑。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

1、成立课题组,针对现有的课内外主题阅读现象,学习、研讨如何制定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拓展的策略,使之适应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方面的材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制订出研究方案。

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学生阅读素养发展水平,分析整理。

4、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讨论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8年6月—2018年8月)

1、成立课题研究组,申报课题。

2、广泛学习,收集资料,酝酿并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3、对研究方案组织论证,修改、完善方案,进行开题。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0月)

1、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2、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进行修正、补充、完善。

3、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全面实施实验方案,完成调查、分析、研究,完成实验报告。

4、参与课题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展开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5、中期论证。对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或发表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修改方案,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鉴定(2019年11月—2020年1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全面总结提炼研究经验,整理汇总材料。

3、整理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组织专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七、研究组织

 长:鲁瑶(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

 员:鲁瑶(负责课题的理论学习)

    赵雪芬(负责课题组学生活动)

    殷春亚(负责课题组教师活动)

    秦英芳(负责学生教师成果的汇总)

    赵敏华(负责调查问卷、访谈及分析反馈)

    马婷  (负责分析汇总、数据整理)

    吴冬梅(负责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

    施春红(负责各项资料的分类汇总)

鼓励全体课题组教师以本课题为基础,深入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八、预期成果

本课题于2018年10月一轮研究结束时,预期产生以下一些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集;

2、个案集、反思集、论文集;

3、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有效策略。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鲁瑶

2018年10月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