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新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下 雨”两个生字。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读好儿化音。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随文识字。
1.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会背诗,那我今天就来考考你们,我说上半句,你们说下半句。一二三四五——谁知盘中餐——白毛浮绿水——小兔小兔轻轻跳——小花猫说话——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
师:咱们班学生真厉害,学过的东西一点也不忘。刚才我们背的这些呀,都叫(诗歌)。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作者,会写诗的人我们就把它称之为(诗人)。这两个词语中,有一个一样的字,那就是(诗)一起说。诗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它的部首是——言字旁。看老师写一写,伸出你的聪明指,跟着老师一起写。【诗】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和诗有关的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雨天……
2.课件出示下雨动图(雨声),小朋友们看,下雨了,雨点儿啊从天上落下来了,谁会读好这个词?出示:雨点儿。指导朗读儿化音(真了不起,儿化音读得特别准)小结:加上儿化音,显得更加可爱。(至少三个小朋友读 再齐声读)
3.我们来看看“雨”字【出示古文的“雨”和现代汉字的“雨”】你能在里面找到小雨点吗?古时候的“雨”字下面有几个点?现在的“雨”字有几点?雨最上面的一横其实是什么?一大片乌云来了,雨点也就要落下来了,所以这个一横能不能丢?小朋友们看,风啊朝着同一个方向吹,雨点儿也朝着同一个方向落下来了,写的时候这四个点都要朝?小朋友齐声回答:一个方向。哪个方向?右。书空笔顺。
4.我们再来看“点”也有四个——点。一个朝——左。三个朝——右。是的,这四个点呀可不表示小雨点哦,它表示一团火,你瞧,把火点着,锅上的东西就煮熟了。我们把这样的四个点叫做——四点底。(指读、齐读新偏旁)
再次齐读“雨点儿”。
5.你听,小雨点儿的声音真好听。(出示:淅沥沥、沙啦啦。)指名读,齐读。(字音真准,谁再来读一读?)这是小雨的声音,读得真好,再请一个小朋友,读得真好,齐声读一下。指导读出小雨的韵味。
6.听到这么优美的雨声,瞧,谁来了?一只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板贴图)它很高兴地说——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我要写诗啦!(真高兴)再请个小青蛙,(真开心!)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高兴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一个雨天,一只小青蛙想要写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吧。出示第一段文字,齐读。
(1)青蛙的诗写好了,瞧,(课件出示:14呱)小朋友们一起读读看呢——呱呱呱呱呱呱……好听吗?(不好听)别急,有人来帮忙了,是谁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青蛙写诗》(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写”的上面有个光秃秃的小帽子,我们把它叫做“秃宝盖”,跟老师读。伸出你的聪明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写”字。(再次齐读课题)青蛙写诗,老师写字,同学们上完课要——写作业。
二、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说明:这部分需要根据学情调整,我上课的时候刚学完拼音,诗歌类的课文还没有接触,所以这样设计)
1.这篇课文可有意思了,但是在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标好自然段,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怎么标自然段呢?
你们瞧,在诗歌里面,一段话与一段话之间是不是有很多空白的部分?就是这些地方,出现一处大的空白就表示要换一个新的自然段了。老师用红色的笔标上了1、2.……自然段。一共5个自然段,现在老师只给你半分钟的时间,请你打开书本第84页,找准位置,在课文里标上这五个自然段的序号。开始!
2.做好了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开始读课文了。下面先听老师读,听清读书要求()头要正,身要直,轻轻捧起书,稍稍往外斜。(2)老师读到哪里,你的小眼睛就要看到哪里。听明白了吗?(老师开始读课文)
3.老师读完了,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也想来读一读这首小诗。现在请你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字可以看看拼音。明白了吗?开始自由读吧!读完了请用坐端正表示。
4.青蛙说:下雨啦,我要写诗啦,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啦!“请你们再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青蛙的哪些好朋友来帮写诗了,找到他的名字就用笔在名字下面画-条横线,看你能找到几个朋友的名字。预备,开始。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初识标点
1.青蛙写诗的时候,有哪些好朋友来帮忙了? (指名生回答,师贴名字)谁能串起来说一说,青蛙写诗,谁来帮忙了?
在第二个和第三个朋友之间加上个“和”字,这句话就更加准确。(指名说,自己在座位上练说)
2.学习“串”
小朋友们可真棒,老师奖励你们吃糖葫芦。我们来看看这个“串”,你觉得它像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冰糖葫芦,你一定很爱吃;羊肉串等等)你看,“串”这个字多有趣啊,就像你们吃过的羊肉串,糖葫芦......(课件上一竖变红),中间的一竖是什么?棍子。对的,这个像棍子一样的小竖把两个扁口穿在了一起,这个字就是?(齐说:串)(注意翘舌音,拼读,读准音)
糖葫芦串在一起叫“一串--”羊肉块串在一起叫“一串——”,钥匙串在一起叫“一串--”,葡萄在一起叫“一串--”,小水珠一颗接着一颗,就像用一根看不见的棍子把它们穿在一起,这才叫“一串--”
这三个朋友是怎么帮青蛙写诗的?我请三个小朋友为我们读读课文第2、3、4自然段(出示课文)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
指名读第2自然段:
(1)小蝌蚪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小蝌蚪要帮小青蛙当小逗号)
(2)齐读“小逗号”。
(3)一二三,吹口气,小逗号来了,它和小蝌蚪像吗?
(4)难怪小蝌蚪能当小逗号。谁来当热情的小蝌蚪。(多找几个孩子读一读)
指名读第3自然段:
(1) 水泡泡怎么帮忙的,你来读——出示: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
(2) 齐读“小句号”。
(3) 瞧,小句号来了,它和水泡泡像吗?
(4) (齐读)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
指名读第4自然段:
(1) 荷叶上的水珠也来了,数一数:茶叶上有几颗水珠啊?(6颗)6颗差不多的水珠它们在一起,就叫“一串--”出示: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齐读句子。
(2) 出示“省略号”图片,贴图,这就是省略号,注意“省略号”的读音。大家看这一串水珠和省略号是不是非常像啊?
(3) 小水珠它们聚集在一起力量就大了,他们不再说我,他们说的是“我们”(出示“我们”),我们的力量特别大,男生女生一起来,(引读:荷叶上的---)用上这个“们”字,人就变得很多。小朋友聚集在一起,叫“小朋友--们”,台下有那么多的老师,叫“老师--们”。老师和你们一起上课,就叫“我们”,还有“你们”“他们”。老师经常叫你们“同学们”,也会叫“小朋友们”。
(4)出示“可以”,齐读。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小朋友们会做的事情也很多,比如什么时间,“我们可以”做什么?(说话练习)
3.这些好朋友在帮青蛙写诗的时候,靠着一个魔法字都来了个“大变身”,这个魔法字就是——出示:当。用上这个字,它们就能完成神奇变身。我把这个字一放上去(“当”贴到板书中间),我们一起来变变变,师指黑板:青蛙写诗,生说一说:小蝌蚪当小逗号,水泡泡当小句号,一串水珠当省略号。
4.在三个朋友的帮助下——青蛙的诗写成了。出示字卡“成”,读好“成”,后鼻音。怎么记住你?(成功,成为),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换个字,意思一样的,哪个字呢?(好)写成了就是写好了。再读“青蛙的诗写成了”
5.这时青蛙的心情美美的,咱们也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老师读刚开始没有朋友们帮忙时青蛙写的没标点诗,你们读有了朋友们帮忙后变得有标点的诗。(师生分别读)有了这些小标点,青蛙的诗就变得——好听多啦!
四、复习巩固,书写生字
1.今天这节课,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写诗,还认识了三个标点,一个是 ,一个是 ,一个是 。
2.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词朋友,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屏幕上出现哪个读哪个,做好准备!(学生齐读)
3.这是一只多才多艺的小青蛙,它不仅会写诗,还会写一手好字,咱们一起跟着它学一学。
4.出示:下 雨。齐读。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我们把小点变出来好不好?一二三~~(课件出示点)点就像个?小雨滴。这两个字还有个相同的笔画,就是竖(变红)竖有两种,这种叫做垂露竖。(课件出示)(课件上圈出)这个竖的下面就像挂了一颗小水珠好,下面就看老师来写这两个字。我们先来写下:横画要长,竖落在竖中线上,点在竖的上部分。
好,再来看老师写雨:雨的第一笔横要短,两边的竖略微往里收,竖画短一些,横折勾,竖落在竖中线上,这四个点分布要均匀。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听好老师的要求,每个字先各描一个再写一个,写字之前眼睛看,做到四点: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按要求做好)注意握笔姿势,好,开始吧,各写一个,老师巡视,写完坐端正,评价优秀作业,写到位了打星(三颗星),表扬。
板书:
青蛙写诗
小蝌蚪 逗号
(贴图) 水泡泡 当 句号 (贴图)
一串水珠 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