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读得好,才能使他们写得好;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研究“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在我校深入开展,增加学生语文阅读量,丰富学生语言,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观,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阅读教学还很薄弱,但适当地提前渗透一些阅读方法、阅读书籍还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听话、说话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现结本年段本班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语文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二、具体目标:
1.教师因势利导为其营造个性的阅读氛围,开展阅读活动,把学生由课堂“一方小池”引入广阔的“生活海洋”。创建书香班级,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从而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2、改革阅读课的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交流,重视理解的深刻,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具体操作:
1、研究、指导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方法:一二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的方法,指导学生浏览性的泛读方法,侧重学生语文阅读感受的指导。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文学之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层面上下功夫。
2、建立图书角
(1)认真管理“班级图书角”。学生每人至少带三本图书,让学生能走进教室就读书,并选出图书管理员,认真管理。
(2)鼓励学生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
(3)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做到和学生们一起读书。
3、每个学生的书包里要装着一本自己喜爱读的书。
4、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5、三人或四人为一组,开展交换阅读,组长负责督促,及时向老师汇报读书情况。在小组内开展小型“书友会”,推选出优秀小组到其他各班交叉交流读书经验,好书共享,促进学生读书兴趣。
6、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睡前半小时阅读,自由读,亲子共读,并作好记录。双休日,节假日更不要忘了读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7、每周利用班会,阅读课进行交流,教师做好导读工作,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8、以《日有所诵》为共读书本,另外有针对性的向家长推荐一些选读书目。
四、评价机制:
1、每月抽出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进行评比奖励,以此激励孩子的读书兴趣。
2、开展亲子共读、小小故事会、美文诵读、猜谜语比赛、词语接龙比赛等活动,并评选“阅读之星”并给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