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莫泊桑第一次拜师学艺的内容,领悟人物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根据提示猜一猜他是谁?
(1)、身残志坚 《时间简史》 宇宙之王
(2)、鞋匠的儿子 南北战争 美国总统
(3)、十大元帅之一 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2、今天这节课和大家再来认识一位名人
板书 莫泊桑 齐读 (指导读音)
3、他在哪些方面卓有成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11页。指名读作家卡片。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4、其实呀,像莫泊桑这样有才气的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也曾虚心地拜过师傅。补充课题 拜师就是——
5、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莫泊桑向谁拜师,为什么拜师?又是怎样拜师的呢?结果如何?出示自读要求
2、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
出示词语:
简陋、吆喝、烙印、咖啡、篝火、孜孜不倦
(1)指名读 相机正音
(2)吆喝 “喝”正音。生活中听到了哪些吆喝声?
(3)并不是两个口子旁的字放在一起就表示大声说,这组词中有个词就不是,找找看哪个?(咖啡)它是音译外来词
(4)轻轻读一读,六个词语中 还有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吗?
预设 简陋 找近义词 指导写好“陋”
“烙印”出示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在牲畜或器皿上烫火印作标记;②、原指留下印记,现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
结合这句话,烙印该当何解释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4、再读读这些词
5、拿起书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莫泊桑向谁拜师,为什么拜师?又是怎样拜师的呢?结果如何?
6、相机板书
酷爱写作 没有特色 (决心拜师)
三次拜师 悉心指导 (三次请教)
勤奋努力 写出名著 (学有所成)
7、根据板书提示,用简洁的一两句话说说莫泊桑是怎样拜师的。
8、对照一下,文中和这三部分内容相关的分别是哪个小节?
(1) (2~9) (10)
9、齐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0、补充介绍福楼拜
(三)、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2——5小节,从师徒两人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预设 A、关注内容的解读 文章感到不生动是因为功夫还不到家。
怎样才能功夫到家呢?(肯吃苦,勤练习)
B从“坦白、急切”可以看出莫泊桑虚心求教;从福楼拜的“直截了当”可以读出老师的毫无保留,坦诚直率
3、给第五小节老师的话语加个提示会有什么效果?
交流 可以将提示语放在前面和后面
4读读这部分,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
莫泊桑从老师那里学习到要肯吃苦,勤练习来提高写作外,还学到了什么呢?我们从这对情谊深重的师徒身上又可以学到什么呢?下节课,老师会和大家一起继续探究。
(五)、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词语
板书:
21、莫泊桑拜师
酷爱写作 没有特色
三次拜师 得到指导
勤奋努力 写出名著
三、教学反思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不仅学生需要读它,我们做教师的也应该好好读一读。莫泊桑有着虚心好学、肯吃苦的态度,他做到了,所以成功了。如果我们也以认真的态度来读一读这篇文章,肯定也会有不小的收获。
这节课的第一个任务是审题,学习“作家卡片——莫泊桑”,相机学习福楼拜的相关资料。也是为课文学完后拜读两位作家的作品打基础。
第二个任务是检查预习效果。一是会读词语,能在课文的语境中理解词语意思。二是各种方式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脉络,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并能根据小标题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三个任务是引导学生理清莫泊桑第一次拜师的过程。设想会遇到哪些困难?并分析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中提示语的作用。从而初步感知文中人物的品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不错,他们能设想到许多莫泊桑会遇到的困难,比如不同天气、自己身体、家境、旁人的态度等等。另外,为第5自然段福楼拜说的话加提示语,学生也能根据说话内容来添加合适的提示语。
这堂课上下来,我有一个深刻感受:跟我们老师课前备课需认真研读一样,只有课前准备好,学生在课上才能更有目的性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