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芬)中年级教研活动评议
发布时间:2020-02-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雪芬

年级、班级

三5

听课时间

2019.12.13

执教者

鲁瑶

性别

教龄

15

职务、职称

小学一级

科目

语文24司马光

章节、课时

第一课时

评 价 指 标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教学

内容

教学

策略

方法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教学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过    程

 

 

 

 

 

一、图片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2、简介文言文

3.揭题并板书课题:司马光

1认识“司”,学习复姓。简介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2)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姓氏歌》中提到的复姓。

二、师生合作,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2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师范读(学生先听后跟读)

3.学生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句,各组练习。

3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4.表格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区别

 区别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概括能力强,但不好懂。现代文长篇大论才能写出文章,一听就懂。

5.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同伴)

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看这句话的相关注释,把注释的每个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就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还可以将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将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①默读第一句话,从“群儿戏于庭”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可以先把句中每个字词的意思弄懂,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③“儿、戏”,这几个字词可以联系已有经验猜想意思。“于”由教师进行讲解。“庭”可以结合注释意思知道是“庭院”。

④指导朗读:司马光和小伙伴们一定玩得很开心,读出开心、高兴的语气。

⑤“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登”是的意思,“足”是失足的意思,“没”是沉没的意思。(课件出示:的图片)

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⑦指名读,齐读,分小组赛

⑧指导朗读:自己的小伙伴掉进了水缸,真让人着急啊!读出着急、紧迫的语气。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句话。

① “足跌没水中”,危险至极,儿是怎么做的?

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理解这句话。

②学生交流汇报。想象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理、表情和动作。

③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读一读“光石击”,是一下就击破了吗?请学生用动作演示一下。理解“持”是用手拿的意思,所以是提手旁。(板书:石击

④结果怎样?齐读“破之”“水”“儿得活”。联系上下文并借助插图,理解“迸”的意思。⑤读。

⑥指导朗读:“光石击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话的意思不要求完全一致,但要求主要意思没有错误。如果学生说不准确,教师应予以点拨。

(4)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概述全文大意。

4.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5.齐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感悟人物,讲故事。

1.读了几遍课文,大家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课文里的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4.刚才,我们讨论了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吧!讲故事要生动形象,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乏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既生动又形象呢?

5.背一背这篇文言文!

、拓展延伸。

1.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善于思考,所以他后来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主持编纂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2.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总体

评价

一、成功之处:

1.借助简单的一张表格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文言文。

2.朗读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内容,同时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质疑、释疑能力。

二、教学建议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体裁,是很生疏的,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文言文的小短文来读一读做个小铺垫;教学中可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简单的故事情节呈现,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可以更有序地进行故事的叙述。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