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潘家小学
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管理机制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绿色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实现我校近期争创“常州市绿色学校”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精神,学校特制订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机制和奖惩制度,希全校师生认真遵照实施。
一、加强学校管理:
1、加强领导:
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创建领导小组要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并定期向教育局和环保局汇报创建情况,接受教育局和环保局的指导。
2、资料齐全:
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安排,有活动,有考核,完成每年学科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情况下,要重视环境教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上传学校绿色网站。及时了解环保动态,学校订阅绿色报刊杂志,有力保证学校课内外绿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者先受教育,提高教师的绿色意识和绿色素质,是创建市绿色学校的先决条件。鼓励教师参加教研室、环保局、科协组织的有关环境的专题评论和报告会。
4、经费保证:
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绿色教育,加大力度进行校园环境建设。
二、绿化校园,绿色教育氛围化
环境绿化与环境卫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精设计巧安排。做到校园绿意盎然,美观整洁。加强绿色教育的宣传,把绿色教育与卫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保护校园环境的日常性工作。校园的墙报、橱窗设有绿色教育专栏,定期宣传绿色知识,营造浓厚的绿色教育氛围,为学校开展绿色教育打下基础。
三、学科渗透,绿色教育课堂化
课堂是绿色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求各科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有目的地渗透绿色教育。
1、利用班会,把绿色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
学校要围绕学生环保工作的主题,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施,针对学校的实际,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时机,设计国旗下的讲话,利用升旗讲话系统地向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围绕绿色工作主题,各班开展“让校园更美丽”、“我们共有一个家”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实践活动中。
2 、各科教学一盘棋,把绿色教育活动与科技活动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依纲抓本,把绿色教育渗于其中,寓于其内,学生通过语文、思品、社会、自然等学科中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逐步认识环境问题、污染问题、珍惜资源、生态平衡、保护动物和绿化造林及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主动创新精神和观察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社会实践,绿色活动多样化
为配合绿色教育,学校成立多个绿色课外活动小组,要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辅导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活动。成立绿色小卫队,组织清除街道的垃圾污物;收集废旧物质,分类处理,变废为宝;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亲自动脑动手,增长绿色知识,锻炼环保技能。
五、确保教育效果
把绿色教育和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行为,不损坏一花一草一木,不浪费水、电等资源,能主动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把市民乱丢的垃圾拾起来丢进垃圾箱内,做绿色小卫士。
六、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在创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将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工作不力,给学校创建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经校行政研究将给予一定的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