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管理 学科渗透 综合活动与学校课程 校园环境 教育绩效 返回学校首页  
  组织管理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绿色学校>>学科渗透>>计划措施>>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实施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实施计划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06日     点击次数:     作者:鲁利玲      来源:本站原创

 

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追求课程实施的常态化;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全体任教教师进行辐射环境教育专题,开展环境教育专题培训、环境教育课堂研讨等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师指导,提高课程实施中环境教育专题的有效性。
二、主要目标
1、整合各学科渗透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意识教育。
2、了解当前重要的几大环境污染问题,正确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意识。
3、培养环境道德观,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4、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5、设计活动、关注日常,将环境道德观外显到行为层面。
三、具体要求
1、学科整合,渗透环教
为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和过程是观察本地的环境状况,课外查找、收集环境问题的有关材料,归纳出危害性,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成因,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和可行性治理措施。
2、开展活动,普及环教
⑴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形式可整合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各类形式。
比如在研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气候的影响一专题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调查“温室效应”,观看“后天”并交流讨论,二氧化碳是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和人类生活的。获得一定的思想认识以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地毯生活,并走到社区,利用实践活动宣传学习成果。
⑵活动具体开展时可采用小组活动为基础,并与学校活动、班级活动、个人活动、家庭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上述活动,可以采取学校内课堂活动、个人独资设计、也可以向家长咨询、交流,还可以走进社区,宣传到户。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⑶继续推进“长短线交织”的课程实施办法,各班确定一个长期课题活动,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若干短期课题活动。
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健康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意识是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爱护地球、维护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环境意识列为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成为各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基础,更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环境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在学校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活动中。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pjxx.cn 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34374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