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环境教育渗透实施计划和具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环保教育计划,明确语文学科在环保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在语文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与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主要目标
1、了解语文教材有关课文中涉及到的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意识教育。
2、了解当前重要的几大环境污染问题,正确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意识。
3、培养环境道德观,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4、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具体要求
1、学习课文,巧妙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境教育内容。只要教者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2、结合朗读,自然渗透。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自然美丽景致的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3、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4、开展活动,深入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倡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