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地球上 共享大自然——《麋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麋鹿》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经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野生动物的重视。我采用了“小讲解员”的学法。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麋鹿的珍贵,假设有一些游客来请你做介绍的要求。在学习了外形和生活习性之后就让学生来介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练习,对上台的学生进行指点。从而让学生对麋鹿有清晰的了解。
为了使学生增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我从麋鹿的命运让生说体会,使学生体会到野生动物的不幸命运,再加上补充的说明,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3、指导学生课前收集麋鹿资料,课上学当小讲解员,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从麋鹿多灾的命运,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从麋鹿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多灾的命运,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准备】
补充资料 教学课件 麋鹿的有关资料图片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利用网络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找麋鹿特点,出示图片使学生对麋鹿外形有深刻了解,在此基础上读,练习讲解,当众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学生的兴趣摆在首位,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麋鹿、扬子鳄、金丝猴、东北虎、大熊猫、丹顶鹤、白鳍豚、藏羚羊)
2、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学生自由谈看到的麋鹿活动情况
板书课题:11 麋鹿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麋鹿的那些知识呢?
4、指名回答,老师归纳板书: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二、认识交流,了解麋鹿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
过渡:那么,这么珍稀的野生动物长的什么样子,有什么生活习惯呢?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文中那些地方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在相关的语句上划上线。
2、麋鹿长得什么样?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欣赏,齐读出示的句子。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象”。我国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3、集体交流。
外形奇特——“四不像”
(身体、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身体——重、大。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
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面——很长,像马脸。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生活在沼泽中,长尾巴有利于驱赶蚊蝇。)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宽大的蹄子使它在沼泽中能轻快敏捷的行动。)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毛色的变化则有利于它隐蔽自己。
以上这些特点,你一定会想到了其他一些动物类似的进化过程。(鲸、人猿……)他们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3. 麋鹿也是如此。麋鹿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也仅存数百头,它的繁殖能力很低。麋鹿的繁殖能力低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快速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然后告诉我。
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怀孕期超过9个半月,比其他鹿类长。
麋鹿每胎仅产一仔。
雄性的角6岁才发育完全。
4.指导朗读。分组读2-4自然段,再次体会一下麋鹿的奇特外形和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
5.同学们,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用心读读课文第5—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麋鹿的坎坷命运。
三、讨论探究,感受麋鹿的传奇经历。
1、默读5-7自然段,了解它的传奇经历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复述
3、指名回答,出示课件帮助理解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4、外国人为什么要来中国抢夺麋鹿?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5、指名发言,指导朗读
6、课件出示句子: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
7、齐读第7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才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家了。
四、感知欣赏,麋鹿明天会更好。
1.过渡:麋鹿是一种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2.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1)学生回答
(2)理解土地广阔、林丰草茂、气候温和
(3)师:你看,天刚亮,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进发了。可能是好奇的游客打扰了麋鹿的进食,它们遁入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在大丰出现的一幕。
(4)有感情齐读第1自然段。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6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五、拓展延伸,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
有了麋鹿,大丰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麋鹿,谁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简要将麋鹿介绍给大家,可以事
(1)先列提纲。
(2)小组交流
(3)指名发言,大家评议
六、布置作业,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课文学完了,此刻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2、以“我想对____说”(横线上可填麋鹿或人类等)为题写一段话。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保护野生动物。)
板书:
17、麋 鹿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
教学反思: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很多麋鹿的知识。知道了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它的正式英文学名却以外国人的姓氏命名;它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20世纪初竟在故土绝迹;20世纪80年代,它又远涉重洋,重返故乡。麋鹿曲折的命运,使它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麋鹿绝迹的重要原因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量猎捕,造成了麋鹿种群灾难性的减少。同时,各地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只适于在沼泽地带栖息的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成为平原地区最早的生态灾难的牺牲者。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是对青少年进行自然教育、环保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户外大课堂。
潘家小学 钮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