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管理 学科渗透 综合活动与学校课程 校园环境 教育绩效 返回学校首页  
  组织管理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绿色学校>>学科渗透>>教学实施>>《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9日     点击次数:     作者:鲁利玲      来源:本站原创

 

《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潘家小学    鲁利玲
教学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P15~P18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问题,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悟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与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的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师:说得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
(生看扔垃圾录象)
生谈此时的感受。
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象后,对录象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乱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生哪些垃圾。
二、说一说,分一分
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指名答。
学生在说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说。这时教师就要作适当的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垃圾。
2.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
指名答。
3.学生动手分垃圾。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地方的原料。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分类。
指名1人板演(用课件演示),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垃圾道具分类),(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品、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铁剩丝、杀虫剂罐子)
通过讨论学生板演的结果,师生合作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小结:我们把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
三、垃圾的种类(以下内容由录音播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列举出可回收垃圾的一些常识,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品等。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四、垃圾的处理方法
()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主要处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送到加工厂再加工成新产品。
()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1.填埋法:
填埋垃圾的费用是很高昂的,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大约是200元。以北京为例,日产垃圾12000吨,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大?
生计算。
如果我们用这些钱帮助贫困学生来交学费,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以300元计算,请你算一算,这些钱可以帮助多少个贫困学生?
生计算。
通过计算“可以帮助多少个贫困学生”,让学生了解2400000元的大小。
讨论:花费的钱2400000元,是一天一个北京市浪费的钱,而且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还会占用很多的土地,引出人们要寻求更好的处理垃圾方法。
2.焚烧法:
焚烧法是指把垃圾送到专门机构进行燃烧处理,把污染降到最低。
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的。目前,正向焚烧法转化。
()有害垃圾的处理
主要是把垃圾送到指定机构无公害化处理后再填埋。
五、生活中的垃圾处理
()处理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上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此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形成对比,便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处理垃圾方法。
()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通过讨论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总结出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三)垃圾分类的可行性
1.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分类可能吗?(小组讨论)
知道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后,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既然实行垃圾分类有必要,那么就肯定能实行垃圾分类。另外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现在的生活中没有看到垃圾分类,就会认为垃圾分类不可能。从而因出争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例举出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也就能得出实行垃圾分类是可行的,
此时教师相机提出:我国目前有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有的地方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说明实行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2.主要困难在哪?
可以让学生猜测一下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由于是猜测,所以结果不准确,为了得出确切的答案,教师引导出可以设计一种方式来进行调查。
六、调查社会中的垃圾处理方式
如果你是洪泽县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准备调查一下当地居民的垃圾处理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垃圾分类调查”方式,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对这种调查类型的设计,接触比较少,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作具体指导。
成果展示:
1
2
3
成果展示后,让一个学生出演调查对象,回答其他小组设计的调查内容。也可以证实该小组设计的调查方式是否可行。
七、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1
2
3
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的保护者,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从自己开始,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八:课后延伸、撰写建议信
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这份调查,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并以书信的形式向环保部门、家庭以及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是否可行,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并统计出结果。通过建议信的撰写,既可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又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pjxx.cn 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34374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