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貌(教学设计)
武进区潘家小学三(1)班赵敏杰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教材P14~15。
教学目的:
1、现实情境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年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美丽的村庄,尤其是我们家乡的雅浦村,更是走在全国农村发展的前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 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1、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等)
2、谈话:你们想先参观哪里呢?(玩具厂)那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参观了玩具厂,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同桌交流后汇报, 指名口答我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每6个玩具装一箱。)
可提出问题:一天一共生产多少个玩具?上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下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一天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上午生产的玩具比下午多多少个?上午比下午多生产多少箱玩具?)
3、谈话:下面你们想去参观哪里?(果园)接着呢?(参观住宅区)最后参观(美丽的街道),然后一起回家。
4、提问:在参观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如:每参观完一个地方都要能提出问题;不要大声喧哗;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要采摘花朵践踏草坪;小组集体活动,不要掉队……)
5、学生四人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反馈。
学生按小组汇报:
(1)果园里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有4人。
可提出问题:平均每排有几幢楼?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
(3)每个灯柱上装盏灯,一共装了90盏。
问题:街道上一共有多少个灯柱?
(4)我到果园是200米,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
三、应用拓展,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雅浦村,在参观这么美丽的村庄时中大家都处处讲文明、时时讲卫生,都是环保小使者。那么在活动中你还有其他收获或想法吗?
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一定要注意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注意观察,找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