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渗透环境教育第二课时教案
潘家小学 蒋丽
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首诗歌《秋天》(板书)。看到秋天这两个字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会出现一幅画面,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吗?
2、儿童作家王宜振先生看到秋天田野的美丽景象后忍不住有感而发,也用他手中的笔描述了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诗歌《秋天》。
二、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轻声地问自己,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秋天,你认为“秋天是个( )的季节。”
三、学习诗歌,感受语言美和意境美。
1、学习第二小节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方法——诵读想画面。我在这样品读诗歌的第二小节后,有了和大家不一样的感受(课件出示教师在诗歌第二小节上做的一些笔记,:如在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在诗歌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共同分析,总结方法)
(2)指导朗读
(3)感受画面
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看看你在读的时候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4)总结学法
2、运用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学习3、4、5、6小节。
(1)小组合作学习3、4、5、6小节。
(2)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第3小节
“低头弯腰”这个词让我仿佛看到向日葵成熟了,颗粒饱满沉甸甸的;还有在我读到“香”这个词时就好像看到田间小路上到处弥漫着菊花的香味,真是美极了。
指导学生朗读
★第4小节,
我从“嚷”字读出果园里的水果都好像很急切的想告诉人们他们成熟了,好热闹。
哦,你已经来到了果园里,是吗?那大家一起跟他走进果园,你都看到那些水果成熟了?
师:这么多的水果成熟了,挂在那高枝上“嚷”,你们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了吗?
师生接读第四小节,拓展续写
★第5小节(朗读)
从“乐”字想象到玉米在夏天闷了很久,秋天成熟了终于可以出来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定特别开心;“笑”字是高粱看到人们喝着用它酿制的美酒感到很兴奋忍不住要高歌。
男女生分角色读
★第6小节,(朗读)
师:刚才你在读“井井有条”、“蓬蓬勃勃”时很投入,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师:能描述田野都有那些东西显得很整齐吗?
师: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现在让我们用两只眼睛看“蓬蓬勃勃”,你还能看到什么?
3、学习第一小节
(1)结合刚在的学习说说为什么说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最后一个小节。
(1)作者为什么要见一片黄叶悄悄珍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朗读体会
5、师生合作美读诗歌(配乐《秋日的私语》)
四、拓展延伸。
1、学做小诗人。仿照第一小节写诗歌
2、改唱歌曲《秋天在哪里》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徜徉在这秋天的田野上,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恋忘返,在这里,我们与活泼可爱的秋风娃娃一起奔跑,我们与鲜艳可口的水果孩子一起歌唱;我们感受着玉米高粱成熟的喜悦,我们品尝着农民大哥丰收的甜蜜;我想说,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丽的季节。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秋 天
风景优美 果实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