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管理 学科渗透 综合活动与学校课程 校园环境 教育绩效 返回学校首页  
  组织管理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绿色学校>>学科渗透>>教学实施>>美术环境教育《理想的居住环境》
美术环境教育《理想的居住环境》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08日     点击次数:     作者:谈冬玉      来源:本站原创

 

 

             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内容: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室外或室内环境)思考与分析环境污染的因素以及整治措施。
    2、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3、情感目标: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的理想环境的身往追求,增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可以是老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学生准备:课前考虑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并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与作业相关的美术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联系上节课《世界地球日》出示优美的人居环境图(室外或室内效果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媒体配上音乐出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讨论作品,提出问题:
1、你喜欢这样的居住环境吗?
    2、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去表现的?3、你的家居环境美吗?为什么?如果改善它?
三、深入阶段。
     欣赏课范画,引领学生讨论交流:
    1、这些作品中的同龄人的,也有大师的,有绘画的,也有手工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作品或哪几幅?为什么?着重让学生说说作品美在哪里?
    2、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你今天准备怎样设计你心中的理想环境?
    4、你还有什么要解决的地方?
四、作业阶段。
    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阶梯式的作业: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软件制作成效果图。
    2、用图片或照片拼贴组合画面。
    3、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工具描绘。
    4、用手工材料以及废旧材料,同学之间合作完成。
五、评赏阶段。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数码相机把作品拍成的数码照片,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展示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等。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pjxx.cn 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34374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