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精神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快乐教学模式,设置情境教学,挖掘利用废旧饮料瓶等日常生活资源,融入体育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自主学习、思维以及创造的机会,从中又融入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和运动的快乐。
二、总体构想:
1、激发情趣:
教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导入“爱心总动员”的生动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热情。
2、热身准备:
通过捡拾废旧饮料瓶的集合练习,达到热身准备的效果。
3、探究体验:
学生分组自主合作,参与投瓶进桶、掷瓶入环、保龄球比赛,让学生体验爱心之旅的喜悦。
4、放松整理:
利用废旧饮料瓶按摩身体,体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捡拾废旧饮料瓶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只要用心小手也能做大事;
2、通过各种练习与游戏,进行拓展能力与灵敏、速度等体能素质的锻炼,体验参与合作学习的乐趣,促进互助、合作、勇敢、顽强等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
3、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教学流程:
一、热身准备:
1、导入: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尽管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但是面临着严冬的到来,灾区人民还是急需大家的爱心援助,今天,浙江卫视少儿频道组织在我们班开展一次爱心总动员的公益活动。看谁能为灾区人民筹集的公益金最多,有没有信心!
2、第一环节:捡拾废旧饮料瓶。
导语:同学们,只要用心,小手也能做大事,捡五个废旧饮料瓶可以换得一个爱心,各组赶快行动吧!
规则:五个废旧饮料瓶可以换得一个爱心。播放轻快音乐,学生分组到四周捡拾废旧饮料瓶,音乐停,学生听哨声分组集合。
3、各小组汇报战绩,颁发爱心。
二、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规则。
导语:刚才的行动让大家初步施展了身手,但更精彩的是下面的环节。在投瓶进桶、掷瓶入环和保龄球比赛的闯关过程中,你们组得到的每个爱心将向灾区人民捐款十元。看哪个组能够累计最多得爱心,让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吗?
内容:投瓶进桶、掷瓶入环和保龄球比赛。
规则:分组统计爱心数量,得到每个爱心将向灾区人民捐款十元。
2、活动一:投瓶进桶
导语:大家的热情很高,我们先开始第一关——投瓶进桶。
要求:统一将圆桶放在距离一条横线的远处,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接力赛,从起点跑向横线,站于3米线后,运用空瓶进行投掷,投后马上转身跑回拍下一位学生的手后,另一位学生方可进行,小组结束后进行统计,最快队可得2颗爱心,第二可得一颗爱心,进桶一个可得一颗爱心。
3、活动二:掷瓶入环
导语:第一关过后,各组不分上下,难分胜负,第二关我们可要提高难度了,那就是——掷瓶入环。你们有没有信心!再来一次!
要求:学生手握可乐瓶的细端处,,教师一声口令,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接力赛,从起点跑向横线,站于3米线后,学生运用投掷动作,向远处的“圆环”进行投掷,看谁投到靶心。投中“圆环”得一颗爱心,结束后小组统计。
4、活动三:保龄球比赛
导语:刚才的第二关竞争激烈,暂时领先的组不要放松,现在落后的组也不要灰心,看谁笑到最后,我们还要进行第三关——保龄球比赛。为自己加油吧!
要求:把十只可乐瓶放置在同一条横线上,教师一声口令,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接力赛,从起点跑向横线,练习者站在5米远的线后,模仿保龄球队员,手捧气排球,游戏开始将气排球向前滚动,比试谁击倒的瓶最多。全垒得10颗爱心,其余击倒一个得一颗爱心。
三、放松整理
导语:闯关活动到此已经结束。玩的开心吗?大家也有点累了,现在我们休息休息,听老师的口令,用手中的饮料瓶给同伴按摩。各组裁判开始统计爱心总数。
整理活动:
1、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2、利用废旧饮料瓶给同伴的规定身体部位按摩。
3、统计三个活动后的爱心总数,评比看谁能为灾区人民筹集最多的公益金。
四、总结延伸
1、导语:今天的爱心总动员活动,大家都是胜利者,都是成功者,因为我们班级近五十人,募捐到近五千元钱,它映射出我们班同学火热的心。
宣布各组的公益金具体金额。
2、各组发表获奖感言。
甲:一个人的爱心是一滴水,那么大家的爱心汇聚在一起,就是是一片茫茫大海。
乙:播撒爱心的种子,收获幸福的果实!
丙: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爱温暖世界!
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教师小结:我代表灾区人民谢谢你们!爱心凝聚力量,伸出你我的双手,传递你我的爱心,我相信,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