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学校的一片空地上种植了一串红和月季,种植的一串红和月季的面积比是4:5
(1)一串红是4份,月季是5份,一共是9份;
(2)一串红相当于月季的4/5,月季相当于一串红的5/4
(3)一串红占总面积的4/9,月季占总面积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 3” 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 24” 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生活连线:
如果学校的那片空地的面积有145平方米,种植的一串红和月季的面积比是4:5。请问一串红和月季各有多少平方米?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