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进行时——谭文杰名师工作室活动感受
发布时间:2015-10-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旭峰

 

2015年9月29日,区谭文杰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星河小学举行,工作室和湖塘片体育“送培上门”活动组六十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张晓晴老师奉献了一堂基于SPARK体育课程的实践课,这是武进区小学在该课程上的第一次尝试。观摩结束后,李建新教研员召集大家进行研讨,大家积极思考,各抒真知灼见。或肯定或质疑,或明晰或矛盾,我认为大家观点无需论对错,求同存异、探索问题,发展才是主旋律,整个活动相当成功,收到较好的效果。
谈谈我的感受,首先是难能可贵,我们武进小学体育界能积极进行课改实践,大胆创新和尝试是肯定的。重要之处在于两个观念的转变,一是08奥运期间,刘小军(体育评论员)曾言:同时奥运金牌大赢家,中国是一个不乏天才运动员的奥运强国,而美国则是一个全民体育强国。这话当时激起很多人的热议。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到体育课不是单纯的竞技指导课,它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的实践课。在新学期体育工作会议上我也提出中国体育专业人才都是层层选拔,先进少体校,逐步升级到国家队,或者从初中开始有专门的体育特招生的性质;西方一些国家是由个人自主选择学校或校外的专业培训,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的,平时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爱好,长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出来的。暂不论上述观点的好坏,我想国情不同,体制也是不同的。所以从体育为全民健康服务这一角度看,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种课程模式是否有积极可取之处。美国SPARK课程是针对当时本国肥胖学生多的原因,进行该项课程的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堂课运动密度大大增加,运动负荷也从中等到剧烈,归结到起点,还是学生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学了以后会不会变成自己的锻炼习惯问题,即先吸引参与。我们现在的孩子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虽然近几年大家对健康、锻炼意识增强了,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我国青少年肥胖、“豆芽菜”、近视眼等状态的学生还是很多。运动与营养必将搬上我们研究的桌台,体育也应该发挥自身的特点,即积极承担起改善国民体质和健康状况的重任。这样来说SPARK课程的确有它的可取之处。二是魏书生曾讲中国学校原来叫“学堂”,现在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教室改成“学室”比较好。这话意思就是学校是应该“授”学生“以渔”的。
当前我对学校体育现状存在的矛盾有一班容量较大的情况下,教师组织难。二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难,毕竟是要花很多脑筋的。三是资源的缺乏。SPARK体育课程只有一个目标框架,需要教师自主设计主题,合理编排内容,没有更多的搬来就用的东西,同一份课程计划,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课堂,教师不同、学生不同、资源不同、刻意模仿一个成功课堂例子,你想全套搬下来必定是不行的。美国SPARK体育课程从提出到实践到推广,应该有二十多年了,我们连带8月29日培训,到今天张晓晴老师团队的课堂展示时间还很短,但可贵的是,我们在思考、在行动了。
我在04年参加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时,当时都尝试“学中玩,玩中学”的“快乐体育”,记得当时我上的内容就是这样设计的,整堂课都是用音乐串联起来的,音乐是用磁带一段段录下来的,由于技术原因录的时候还是单声道。主教材是各种抛掷,设计了主题《森林里的一天》,准备部分:清晨小动物起来锻炼,配以《蓝精灵之歌》《花仙子》,“小鸟在前边带路。。。”等音乐进行晨跑(选择路线跑)热身,提示各种场景,模仿小动物。帮助小熊搭房子配以《我是快乐的粉刷匠》音乐,打开身体各关节,伐木、锯木、打木桩、钉钉子、粉刷,欢呼新房落成。基本部分是各种抛掷:纸飞机、海绵包、实心球、纸炮等六个组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尝试各种投掷的方法。拓展用人体拼图,放松用意念冥想音乐《星空》。当时二年级的学生参与热情是较高的,可以说享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但反思一下,真正技能的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只是尝试各种各样的投掷动作,只提目标要求,淡化了技能指导,孩子们玩得倒也是“不亦乐乎”。后来很多年,我们主导思想是要回归传统体育的技能强化,运动负荷与密度。现在我的想法是传统要继承,手段要创新,孰轻孰重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要按照不同学情制定相应的课时计划,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技能教学也能快乐地进行,避免枯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加入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还能成为学生终身锻炼的项目就更好了。
结合此次活动和对SPARK课程的研究学习,我总结了上好体育课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一、教师要有激情,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授课内容感兴趣。教师充满活力的肢体语言,形象的动作示范,精炼的语言提示,把智慧与激情,在音乐的巧妙串联中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行为,带动学生入情入境,童趣无穷,进入角色要快。在灵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
二、音乐的渲染。音乐节奏能给运动制造或动感、或轻松等氛围,音乐节奏就像人的脉搏一样,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音乐,不由自主产生一种快乐的情绪和美好的感受。
三、关注运动兴趣。编排的内容变化要丰富多彩,器材尽可能一才多用,达到巧用和妙用。组织形式合理变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这些都是兴趣的来源,学生感觉不枯燥。一堂好的SPARK课,每个学生总能保持好奇的心态和积极参与运动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
四、教学中的生活化。比如张老师找朋友的小游戏,可以用找朋友来分组,形式就变化了。还可以每次找到不同的朋友,扩大交往的范围。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分不到的可以。。。。。。还可以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寻求帮助,还是主动去帮助别人,建立相互关爱和信任感,渗透。。。教育。
五、精讲多练,全员参与。采用边示范边提示,带动大家积极练习,做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比如确定你的课堂要做到的界限、规则、开始和停都要做到明确(令行禁止),才能收放自如,建立遵守规则能够不影响成功的意识,还要教育学生讲诚信。
六、注重过程。注重过程就要少说谁谁谁获胜,少讲输赢,淡化结果。注重享受运动的过程,而竞争意识是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到培养的,这一点与传统学习很不相同。
七、操作性要强。课程与标准同推进,弥补不足。SPARK课程内容、方法、理念都可以借鉴和参考。借助SPARK课程已有资源发展新的课题,积累更多实践的资源,完善我们的体育课堂。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