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体育课题
《着眼学生心智发展 建设情趣体育课堂的研究》学期工作总结
2016年6—2017年2
参加 “情趣”课题以来,不断加强课题学习研究,充分认识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和“趣”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情趣”课题研究进一步开展、深化,学生变得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高了学生心智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变得要学、乐学,有力地促进我校师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塑造了学校的教育特色、科研特色。
本学期小结: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学校从多方面、多渠道关注教师的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研组定期进行年组教研活动,学期初制订教研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每周开展集体备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切磋教法学法,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内容。
如:对教师而言,课堂如何做到“有教无类”、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等。为促进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本学期学校多次安排“情趣”课题组的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学校还坚持向体育教师推荐相关读物,教研组经常组织研读相关教育教学著作。能加强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扎实有效。
(二)、扎实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情趣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们都能重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上好每节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情趣性。体育组能根据期初计划分阶段选择项目给学生设计课课练和家庭作业,结合体育节、体质测试、单项考核等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做好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坚持以高效课堂为基础,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体育组分别呈现了不“情趣”的体育课堂,课堂风格或细腻、或扎实、或风趣,坚持“着眼学生心智”和“建设情趣体育课堂”的研究方向,合理设计课堂环节。最后,大家都能坐下来进行评议,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王安石老师执教《耐久跑 游戏》课题研讨课,受到一致好评;秦旭峰老师的论文《关注体育课堂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研究》发表于12月版《新课程》杂志。
(三)体育组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和心智健康成长。
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没有优质高效的课堂是不行的,但仅靠课堂也不行。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差异。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外来新市民学生比例过半,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及家庭教育环境不容乐观,要创出自己的特色更是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积极推进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建设。加强学校社团建设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有效手段,是彰显学校生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学校鼓励全体教师主动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发挥教师特长,组织开设了年级选修课程;长期的校级选修课程体育类6个,艺术技能类5个。另外,棋类特色课程有序推进,一二年级每周一节棋文化课,保证每个学生在两年内基本掌握象围棋的知识和技能。每项课程都能做到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管理也更加规范化。
(四)课题相关活动有成效,
学校现有田径、健美操、游泳、象棋、国际数棋等体艺、等社团,各组辅导员都能认真做好业余训练与培训,积极参加校内外相关竞赛。本学期,我校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团体奖项10个,学生个人获奖体育类62人次,艺术类32人次,科技类60人次,学科及征文等34人次,共计188人次。
7月7日,健美操队在23支参赛队伍中赛出了水平,获得团体第七名。
7月13日, 4位游泳小将参加了5个大项、15个小项的角逐,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
9月27日至29日, 14名田径运动员获得总分76分,团体总分第八名,继续位居全区上游。
10月18日, 26名体育舞蹈队员参赛,获得团体三等奖。
10月27日至28日, 13名武术队员认真参赛,取得了团体第八名。
2016年10月29日、30日,33名队员参加常州市秋季少儿象棋定级、升级比赛。9人升至六级棋士,5人定为五级棋士,2人升为四级棋士,6人成功定级为棋手。
11月25日下午,潘小、寨小象棋传统校际交流对抗赛12名学员经过三轮比拼,以总比分42:30获得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