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体育课程建设研讨暨第十二轮送培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7-05-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秦旭峰

5月25日,武进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研讨暨第十二轮小学体育“送培上门”活动在潘家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区学校体育课题研究负责人及参加本轮送培活动的体育教师六十多人济济一堂,共同探索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

上午8时,活动拉开了序幕。首先是由来自星韵学校周鸣波、卢家巷实验学校俞倩、政平小学韩琪三位老师执教的课题研讨课。三位老师都是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备案课题组成员,每个学校都有在研的课题项目。周鸣波老师执教的《花样跳绳》,韩琪老师的执教的《民间传统:踢毽》,俞倩老师执教的《小足球:踩球》,分别基于学校在研课题《开发实施体育校本选修课程的行动研究》、《开发实施体育校本选修课程的行动研究》与《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系统研究》背景下的研讨课。教师发展中心董建文主任、薛群年老师等也到场巡视并观摩展示课。接着,大家集中学校第二会议室进行研讨,并分享了湖塘实验小学胡英兰、横山桥中心小学徐国平及湟里初级中学田芳艳三位老师的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体育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王渺一作题为《学校体育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他结合今天的三堂课题研讨课,引出学校体育课题研究的方向。三堂研讨课的内容非常适合农村儿童,跳绳、踢毽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大力弘扬国家传统。此外,教师的控课能力、教学方法、手段应用到位,课的层次有递进性,教学效果明显。他指出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他还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从选材的单一性、难易程度和目标达成度展开分析。王教授根据课题研讨课的分析引出解决学校体育工作实际问题的科研就是要做好课题研究。他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的标准、背景与概念框架及课程管理进行了举例和解读。紧接着,送培导师李建新强调了开展体育课题研究的要求。他希望体育教师能加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加强横向联系,做到经常化和全面化。对课题研究必须确立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要有深度,讲真话,提高可信度,并能及时总结成果。最后,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谭文杰对上午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他认为此次活动操作规范,教师学习认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指出观摩课堂教学后必须进行评课、议课,聆听不同的声音,才能起到智慧的碰撞和经验的分享,从而使自己得到提高。他对课题研究也提出了希望,认为体育教师做好教科研既要立足本校、突出亮点、扎实钻研、分步实施、重在积累,更要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

下午2时,湖塘实验小学吕荣法校长组织大家进行主题沙龙活动。吕校长围绕“体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分享了湖塘实验小学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大家在认同湖塘实验小学各项举措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挑战;课程素养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抓手,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每抛出一个话题,老师们都展开激烈的讨论,教研气氛非常热烈。每一次,吕校长都耐心倾听大家的议论,并进行解惑与释疑。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围绕主题的研讨已经两个多小时了,但好像还有很多内心的话需要表达。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群科研型的体育教师队伍在思考、在努力、在收获、在发展。

本次活动很好地诠释了区域体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大家在活动中智慧碰撞、经验分享、团队交流,达到了同学习、共发展、齐成长的目的。(武进区潘家小学供稿  撰稿/摄影:秦旭峰  审核:钮里平)

QQ图片1副本.jpg

 

QQ图片2副本.jpg

 

QQ图片3副本.jpg

 

4.jpg

 

QQ图片5副本.jpg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