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治班有道》所感
漕桥小学 王静
我想,参加名班主任工作室是何其有幸,能有一些目标,能有一些动力,能有一些督促,让懒惰的自己能有所为,不虚度时光该是极好的。“为”不需“大为”,只需把工作做得用心一点,做时能站得高些。读一点书,写一点东西,然后,能评一些什么也是好的,一切该是水到渠成的样子。
我想,我该是没有好好正视过“班主任”这份工作,直到我生病两年之后,再次担任班主任。以前总是乱忙,一直以来秉承自己乖巧的性格,按部就班,对领导说一不二,但自己确也没有能力做好很多事,不懂得轻重缓急,不懂得理顺各种关系。而对于自己内心而言,总也没有好好接纳这份工作,随着其他人的情绪摇摆不定。生病是件好事,停下来好好思考,然后重新接受这份工作,确实有全然不同的感觉,最大的感觉就是我需要成长。
啰嗦了这么多,回到正题。《治班有道》是我第一本认真读的班主任专业书籍,对我这样爱好文学读物的人来说,有里程碑的纪念意义。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该是有多敬佩这位作者。离开温暖的家,只为一个梦,一个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的梦。这是多么大的挑战,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没有梦想和爱的力量,她又怎会做出如此选择。但事实证明,海南那帮特别难教的孩子确实磨练了她的班主任技艺,在书中她做了具体的阐述。人是需要磨难的,不管是人还是事的磨难,都可以让人成长。她在书中写到“有一次她给班主任老师做培训讲座,一位老师很不屑,还挑衅她,说她有本事到北京去讲,到香港去讲。至此,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加倍地工作、读书、反思、写作。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样才能影响别人”。我在工作中也遇到过人言可畏,人事诡诈的情况。我想,我该是也需要多读、多思,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好。所以,钟杰老师教会了我做班主任要有梦想,有追求,并且需要读书、反思、写作。
当然,她与孩子们的点点滴滴,这么多精彩的故事里面可学得更多。首先,班主任应该有一颗呵护孩子心灵的心,孩子的心灵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开朗阳光的。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比学习成绩差来得更可怕。其次,班主任应该有情,用心的和孩子交往。第三,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智慧,需要雷厉风行,需要讲究策略,需要耐心和等待。她的孩子是初中的孩子了,可能与我教的低段孩子很不一样,但我仍从中受益不少。
我想,往后余生,做好班主任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也是一种生活。朱永新老师说:“我们老师应该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而班主任工作将决定着你的教育生活是否完整,是否幸福,为此,我们应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