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二(1)小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2-0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黎洪

 

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                
班级:    二(1)                
小课题负责人:      王凯    钱一                
小课题辅导员:      徐兰月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 2011.6                   
 


 

 
 
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
班主任员
性别
年龄
职务
教授学科
 
徐兰月
36
教师
语文
方案设计、过程指导
 
 
 
 
 
 
性别
年龄
职务
特长与爱好
 
王凯
8
班长
书画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钱一
8
副班长
体育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赵梦婷
8
文娱委员
音乐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谈逸灵
8
组织委员
书画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徐佐奕
 
宣传委员
书画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课题名称
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孝道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以学生为突破口而开展活动。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国已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爱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孝道教育,促进全社会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潘家百渎村东湾王裒岭南有一寺院——蓼莪寺,相传以晋孝子王裒得名。“闻雷泣墓”的王裒就是我国古代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王孝子衣冠冢在蓼莪寺左侧,墓前有碑:“晋孝子王裒之墓”。他的宗亲移居江南后,仰慕他的孝行,所以建墓立碑于此,并命名该岭为王裒岭,又名蓼莪山,寺为蓼莪寺。“百善孝为先”,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中,“蓼莪寺”所在地正在建造全国最大的中华孝道园。
因此,我班将研究的课题定位为《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读国学”
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诵读经典国学文章。
1)诵读方法:①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②每周一课。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③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
2)诵读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演讲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每学期开展一次评比竞赛活动。
2、“行孝道”
“百行孝为先”。要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通过经典国学故事来弘扬、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1)孝道体现形式
知道父、母亲的生日。
父亲节、母亲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送上一句祝福语等。
教师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等。
中秋节——懂得月圆人团圆,家庭欢聚,并写下一句祝福语等。
春节——懂得拜年的礼节,写一句祝福语送给亲人等。
清明节、春节——随长辈凭吊,祭祀逝去的亲人等。
劳动节——勤俭教育、珍惜劳动成果等。
国庆节——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敬老节——做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孝心教育等。
2)“行孝道”开展形式
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组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心。
3、“讲文明
1)文明的基本内容
以“整洁、礼貌、温柔、责任感、诚实、帮助、团结、耐心、服从、快乐、慷慨、善良、勇气、和平、爱心、友爱、感谢、同情、服务”等19种美德行为为教育目标,争做“五小学生”活动,即:在家庭做“小帮手”;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团队做“小主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自理生活、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唤醒孩子们对人类美德的认识与向往,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追求卓越。
“孝道存我心中,文明看我行动”,要充分发挥“五小学生”在家庭、在社区、在公共场所的小先进、小模范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劝导、感化身边的人和事。
2)“讲文明”开展形式: 
文明在我口中——常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等。
文明在我手中——敬个礼(对长辈),弯弯腰(捡拾垃圾),握握手(对同学)等。
文明在我脚下——爱护花草树木。不跨越警界线、栏杆等设置设施等。
文明在我身边——帮助他人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扶老人过马路,给长辈让座位等。
文明在我自己——遵章守纪  为长辈、残疾人让路、牵引,横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主动排队等。
4、主题班会 
1)、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2)、班主任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
3)、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记录。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按方案制订课题教育工作计划
2、以本班为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6月)
1、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两次教育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反思或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1年 6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撰写阶段报告,以备将来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新孝道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
1、充分利用短会、班会课等阵地进行“孝道教育”。
2、需要拓展到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把“孝道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去。
3、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预期成果:
1、相关活动图片
2、学生作品展示及获奖作品
3、教师相关论文发表。
 
 
 
 
 
 
 
 
 
 
 
 
 
 
 
 
 
 
 
 
 
武进区潘家小学班级情况分析
    二(1)            班主任   徐兰月       

班级人数
50
男生
30
女生
20
本班班风积极向上,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是少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不愿写作业,学习意识淡薄,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敬老爱老的观念淡薄。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并激发学生知恩图报的美好情感。
 
班风
诚信、文明、守纪、上进
 
1、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学孝雅、扬美德。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2、我要经常和学生谈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做一个爱集体爱他人有文化有素质的好学生。
3、在家庭尽孝心,尊敬长辈,恭敬礼貌见长辈要主动问打招呼,学会使用尊称和礼貌用语。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听从教导,虚心求教。
4、在学校献关心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听老师的话,不惹老师生气。热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体谅老师工作辛苦,学会关心、问候老师、安慰老师,主动帮助老师做事,帮老师分担忧愁。
3、在社会献爱心,遵守公德,讲文明礼貌,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自觉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力所能及地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建设。
4、根据学生特点,围绕“唱、游、玩”来开展。灵活地选择歌曲、儿歌等作为活动的内容。孩子开心地唱,认真地背,不知不觉,“孝”已走进孩子稚嫩的心田。游中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潘家敬老院、蓼莪寺、中华孝道园、城湾山等地方看大自然,感知家乡新变化。
 
 
 
 
    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                 班级小课题
第一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教育主题
教育目标
2011.9
老师,您辛苦了
通过活动让队员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美好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意义。
2011、10
尊老,爱老,从我做起
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结合重阳节到来之际,引导队员通过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及其发展,学会尊重老人。
2011、11
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浪费现象也在不断增多,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队员的节约意识和节约观念。
2011、12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救自护的本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2011、1
新年新气象
知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是万家团聚的日子。培养孩子懂礼仪、讲文明。
 
 
 
 
 
 
 
 
 

教育活动主题
老师,您辛苦了!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队员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美好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意义。
活动准备
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1、            欣赏诗朗诵《老师,您辛苦了》。
2、            快板《赞老师》
3、            三句半《夸夸咱们的好老师》
4、            小合唱《我爱米兰》。
5、            学生讲优秀教师的故事。
6、            把自己要对老师说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学生完成感恩卡。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艰辛,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让他们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感谢老师。
 
 
 
 
 
 

教育活动主题
尊老,爱老,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结合重阳节到来之际,引导队员通过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学会尊重老人,为家里的长辈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1、            辅导员老师向队员们讲述身边一些尊老、爱老以及遗弃老人的实例。
2、            队员谈谈、交流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长辈们无私关爱自己的故事和自己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长辈的。
3、            学生观看有关尊老,爱老的情景剧。
4、            为自家的老人制作一张贺卡。
5、            把想对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教育了学生将“尊老、爱老、敬老”的举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家里的长辈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捶捶背、洗洗碗、扫扫地,让尊老、爱老、敬老之情深化于内心。
 

 

教育活动主题
勤俭节约好少年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排练节目、调查有关情况
活动过程
 
1、故事《司马光教子节俭》
2、毛泽东、周恩来节俭的故事。
3、请看在我们学校里发生的事。
出示浪费现象的画面:浪费粮食、讲台上铅笔无人认领、不关水龙头、教室里没人还开着灯。(边出示画面边有讲述)
交流:看了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出示小调查: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克水一年可节约多少资源?
5、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去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水电呢?
6小品《赊账》
7、歌曲《勤俭节约歌》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科学消费,培养学生爱惜劳动果实、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树立生活低标准、成长高要求的理念。
 

教育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救自护的本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1 小品《踢球》
交流: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嘛?错在哪里?
2、情景剧《当有人敲门时》
3、课件出示选择题学生回答。
4、小合唱《但愿人长久》。 
5、欣赏舞蹈《健美操》
6、常见安全知识问答测试(含识别一些交通标志)
7、安全警句快板: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队员们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学习了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体验、感悟、学会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拥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智慧。
 
 
 
               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             班级小课题
        学期阶段小结
 

通过开展“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活动以来,同学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大家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当前我们的祖国正积极建设文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是每一位同学的责任。
我班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老师,您辛苦了!》通过活动让同学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意义,培养了学生尊师重教的美好情感。如《勤俭节约好少年》通过活动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科学消费,培养学生爱惜劳动果实、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树立生活低标准、成长高要求的理念。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活动既面向全体进行引领,又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帮扶,多管齐下,合力并进。同学们不光将教育活动停留在学习上,而是积极将“行传统孝道,做文明使者”的要求体现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中。从学生的走路、着装、语言、路队以及课堂秩序等等方面,都有意识地按文明礼仪的要求做,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逐步使同学们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落落大方,又文明、又规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乱扔杂物、粗言野语、乱摘花草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我班以这次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
 
 
                               2012  1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