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雅行孝——二(2)小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2-0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黎洪

 

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学雅行孝                 
班级:           二(2)         
小课题负责人: 岳嘉妍    钮浚桓                      
小课题辅导员: 赵雪芬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2012.6                   
 


 

 
 
学雅行孝
辅导员
性别
年龄
职务
教授学科
 
赵雪芬
38
小中高
语文、思品等
方案设计 过程指导
谈冬玉
 
高级
美术
方案设计 过程指导
性别
年龄
职务
特长与爱好
 
岳嘉妍
9
班长
舞蹈
过程参与
钮浚桓
9
中队长
书法象棋
过程参与
 
 
 
 
杨嘉煜
9
文娱委员
舞蹈
过程参与
汤茹彧
9
学习委员
舞蹈
过程参与
孙震
9
体育委员
 
过程参与
叶静雯
9
宣传委员
 
过程参与
李运杰
9
劳动委员
 
过程参与
 
 
 
 
 
 
 
 
 
 
 
 
 
 
 
 
 
 
 
 
 
 
 
 
 
 
 


 

课题名称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孝道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以学生为突破口而开展活动。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审视当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迎来第二代独生子女的高峰期,对独生子女“关爱有余,孝敬不足”的社会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已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爱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孝道教育,促进全社会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在当今社会,孝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知恩图报。倡导全体学生“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认真学习,感恩老师;珍惜友情,感恩同学;帮助他人,感恩社会”。
因此,我班将研究的课题定位为《学雅行孝》。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读国学”
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诵读经典国学文章。
1)诵读方法:①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②每周一课。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③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
2)诵读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演讲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每学期开展一次评比竞赛活动。
二、“行孝道”
“百行孝为先”。要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通过经典国学故事来弘扬、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一)1、在家庭尽孝心:
1)尊敬长辈,恭敬礼貌
——见长辈要主动问打招呼,学会使用尊称和礼貌用语。
一些孩子没大没小,管长辈叫老头、老帽、老东西,直呼“你”或直叫其名。我们应教孩子学会使用“您”、“您老”学会根据人的年龄,称呼“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等。总之要教会孩子学会尊重长辈,懂得长幼有序。
——长辈回家或外出应主动站起来迎送,
有些孩子不懂迎送,家长回来孩子一声不吭,自己干自己的事。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迎送,家长外出时要求孩子帮助递包,提醒带齐东西。家长回来时,要求孩子主动开门,从家长手中接东西并道一声“辛苦了”。
——听长辈的话要认真,不东张西望、不插嘴。
有些孩子听大人讲话时很不认真,心不在焉,甚至不耐烦、乱插嘴。这个坏习惯一定在矫正。
——外出或回家时要和家长打招呼。
孩子回家时都应该报一声:“我回来了!”而我们的部分孩子不吱声,甚至有直奔厨房找吃的。应该让孩子养成通报的习惯,主动向家长打招呼。
2)听从教导,虚心求教。
——听从长辈的教导要虚心,并认真按长辈的教导去做。孩子在家对家长不虚心,外出难免骄傲。
——长辈批评时不顶撞,不任性。
——和父母有分歧时意见时,要心平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提出要求时,父母没答应,不许耍横、任性。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努力学习,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积极上进,不辜负家长的希望。
——主动向家长汇报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不隐瞒学习成绩,让家长放心。
——遵守学校纪律,不让家长操心。
4)帮助家长干活,做家长的帮手
——参加劳动,生活自理。
——要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活,做家长的帮手。
——长期分担家庭的一、二项劳动,搞家务“承包制”。
5)关心长辈,沟通情感。
——对父母的情绪、兴趣等有所了解。
——知道家长的生日,用简朴方法向家长祝贺生日。
——有了好吃先让长辈。
——长辈累了时要热心照顾。如倒杯茶水、递条毛巾,送双拖鞋等。
——长辈病了时要主动端水送药,对长辈耐心照料;不乱花零钱,不摆阔气,不增加家长负担,不让家长为难。
——外出时,到什么地方去,什么时候回家,都要告诉家长,并按时归来,不要私自在外面留宿,以免家长不放心等待。
2、在学校献关心:
1)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听老师的话,不惹老师生气。热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体谅老师工作辛苦,学会关心、问候老师、安慰老师,主动帮助老师做事,帮老师分担忧愁。
2)同学之间讲友爱,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不打架,不骂人。在学习生活方面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温暖的手。讲团结,讲合作,共同进步。
3)礼待来宾,对来学校的客人要懂礼貌,主动问候,主动让路,主动服务。
 3、在社会献爱心:
遵守公德,讲文明礼貌,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自觉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力所能及地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建设。
(二)孝道体现形式
1、知道父、母亲的生日。
父亲节、母亲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送上一句祝福语等。
教师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等。
中秋节——懂得月圆人团圆,家庭欢聚,并写下一句祝福语等。
春节——懂得拜年的礼节,写一句祝福语送给亲人等。
清明节、春节——随长辈凭吊,祭祀逝去的亲人等。
劳动节——勤俭教育、珍惜劳动成果等。
国庆节——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敬老节——做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孝心教育等。
2)“行孝道”开展形式
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组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心。
3、“讲文明
1)文明的基本内容
以“整洁、礼貌、温柔、责任感、诚实、帮助、团结、耐心、服从、快乐、慷慨、善良、勇气、和平、爱心、友爱、感谢、同情、服务”等19种美德行为为教育目标,争做“五小学生”活动,即:在家庭做“小帮手”;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团队做“小主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自理生活、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唤醒孩子们对人类美德的认识与向往,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追求卓越。
“孝道存我心中,文明看我行动”,要充分发挥“五小学生”在家庭、在社区、在公共场所的小先进、小模范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劝导、感化身边的人和事。
2)“讲文明”开展形式: 
文明在我口中——常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等。
文明在我手中——敬个礼(对长辈),弯弯腰(捡拾垃圾),握握手(对同学)等。
文明在我脚下——爱护花草树木。不跨越警界线、栏杆等设置设施等。
文明在我身边——帮助他人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扶老人过马路,给长辈让座位等。
文明在我自己 ——遵章守纪  为长辈、残疾人让路、牵引,横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主动排队等。
4、主题班会 
1)、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2)、班主任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
3)、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记录。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按方案制订课题教育工作计划
2、以本班为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6月)
1、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两次教育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反思或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1年 6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撰写阶段报告,以备将来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新孝道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
1、充分利用短会、班会课等阵地进行“孝道教育”。
2、需要拓展到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把“孝道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去。
3、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预期成果:
1、相关活动图片
2、学生作品展示及获奖作品
3、教师相关论文发表。
 
 
 
 
 
 
 
 
 
 
 
 
武进区潘家小学班级情况分析
     二(2)           班主任      赵雪芬    

班级人数
49
男生
29
女生
20
全班总人数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对待老师能主动打招呼的比较多,但对同学的礼貌还不够主动自觉。尤其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下课会有奔跑现象出现,有时还会讲些不文明的话,做些不文明的事(尤其是个别外地学生)。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品德情况: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班风
文明健康   快乐向上
 
1、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抓好纪律、礼貌、劳动、学习等方面的常规,使行为规范训练经常化、规范化。
 
2、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处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深入与学生谈心,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做一个爱集体爱他人有文化有素质的好学生。
 
3、正确引导家长多关心子女行为习惯,及时反馈,以求双向了解。
 
4、利用晨会、集会、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孝雅教育。 用班队课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孝雅知识,提高学生的孝雅在生活中的意识。
 
5、我们班的宗旨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班同学一起成为孝雅文明孩子。
 
6、利用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学孝雅、扬美德。7、我要经常和学生谈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做一个爱集体爱他人有文化有素质的好学生。
 
 
 
           学 雅 行 孝                班级小课题
第一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教育主题
教育目标
2011、9
老师 我们爱你
了解教师节的由来,懂得尊师重教是古今美德,用自制贺卡表达对老师的爱。
2011、9
中秋月最美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懂得月圆人团圆,家庭欢聚,并写下一句祝福语送给自己的亲人与朋友。
2011、10
祖国妈妈我爱你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祖国的强大。
2011、10
九月九日话重阳
知道九九重阳节,培养孩子从小要尊敬老人,孝顺自己的爷爷、奶奶等长辈。
 
2011、11
我与好书手拉手
从小要培养孩子看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2011、11
廉洁诚信进校园
了解清廉,从小培养学生的清廉意识。
2011、12
我与文明手拉手
树立文明意识,争做文明小标兵。
2011、12
新年寄新语
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意识。
 
 

教育活动主题
老师我们爱你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掌握有关教师节的知识。
2、通过学习、交流,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3、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尊敬老师的思想,以实际行动庆祝教师节。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主持:同学们,这节课是我们的班会课,现在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秋高气爽节日到,落叶翩翩来祝贺。校园处处喜洋洋,辛勤园丁好快乐。(谜底:教师节)
   主持:很好,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那么今天我们这节班会课的内容就是“庆祝教师节”。
二、教师节来历(用PPT展示)
   主持:“教师节”这个节日我们并不陌生,你们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现在请某某同学为我们讲讲。历史上的“教师节”。
三、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
   主持: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谁来讲讲?
   (请几位同学讲)
   主持:现在请大家拿一张纸(上面写着教师的日常工作)上来,在纸上打勾,时间一分钟。
   主持:时间到,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请几位同学讲)
四、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主持:是的,老师的工作很辛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要载歌载舞,庆祝老师的节日。请听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五、学生讲述从古到今伟人尊师重教的感人故事。
   主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历来很多知名人士也都非常尊敬他们的老师,请听冯月、梁雅期为我们带来的感人故事。在古代没有教师节,但是有很多尊师故事却广为流传:
六、小品《送礼》
   主持:我们都知道,910是教师节,大家一定在想送一件什么礼物给老师祝贺老师节日快乐,有的想送老师红花,有的想送老师贺卡,那什么是老师最称心的礼物呢?请看小品《送礼》。表演者:某某等。
   故事大概:一个小朋友送老师工艺品,另一个小朋友,是后进生,他把作业本写的很整齐,把错的地方改正确,并在小纸上写上自己的小心意和想法。
   1、讨论:什么是老师最称心的礼物?
   (小朋友讨论,发表意见)
   小朋友们说的好,老师最称心的礼物就是老师能天天看到我们的进步,看到我们一天天健康成长,看到我们都取得好成绩,我们能天天送我这件最称心的礼物吗?
   2、行为训练:
   1)上课习惯训练
  预备铃响了,我们该怎么做?
   老师:好,老师现在就看看你们是怎样送这件礼物的。(表扬坐姿好的小朋友,并做示范)
   2)出示优秀作业本
七、诗朗诵
   诗歌朗诵《老师,您辛苦了!》
八、形容自己心中的老师,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九、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这节庆祝教师节班会课听了歌曲、看了小品、还听了故事,更重要的是大家懂得了尊师从教的道理,希望大家今后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活动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但活动内容多了,学生需背诵地方也特多,故在活动中出现了脱节的地方,但活动效果好。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庆祝教师节,进一步树立他们的尊敬老师的思想。
 
 
 
 
 
 
 
 
 
 
 
 
 
 
 
 
 

教育活动主题
我与文明手拉手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懂得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3、在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学生。 
活动准备
1、开班会前,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组织全班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主题;  
二、观看文明礼仪录像片;  
三、朗诵《争做文明小学生》;  
四、宣读《日常礼仪》;  
五、朗诵《明礼,民族之魂》;  
六、班长带领全班宣誓:  
 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2、真诚友善,礼貌待人;  
3、尊规守纪,勤奋学习;  
七、活动总结,班主任讲话;  
八、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学生的活动过程虽有些流畅,但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感情投入,每个节目声情并茂。学生通过活动真正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了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表决心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学生。

 

教育活动主题
祖国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祖国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所有学生的参与,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1.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队,分别为“红花队”、“黄花队”、“紫花队”和“蓝花队”,选好学生代表,并做好相应头饰。
2.组织学生向父母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3.各小队准备好相关向祖国母亲汇报的节目。
活动过程
一、导入,宣布主题
1.全班学生齐颂《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课件演示)
2.小主持人宣布《祖国,您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并掌声请出祖国妈妈(教师佩戴祖国版图头饰扮演祖国妈妈和学生打招呼上场和小主持人一起主持。)
二、了解祖国妈妈、热爱祖国妈妈
活动方法:你来问我来答(按各小队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由主持人提问,答不出来的小组为祖国妈妈表演节目。演完后问:祖国妈妈满意吗?“祖国妈妈”回答:非常满意等)
1.知识问答题:(1)祖国母亲名字、年龄?
(2)祖国母亲的孩子有多少?
(3)面积有多大?形状像什么?
(4)国旗是什么?国歌是什么?
(5)我国的首都在哪里?
6)我国最长的河叫什么名字?它列世界第几位?
7)我国最高山叫什么名字?列世界第几位?等
2.节目表演一:演唱歌曲《国歌》(“黄花代表队”小组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播放视频)等。
节目表演二:舞蹈《娃哈哈》(表演者:“蓝花代表队”队员)等
节目表演三:我为祖国画幅画《画我祖国好河山》
节目表演四:竹笛曲“祖国妈妈好”(表演者:卢震阳)
节目表演五:诗朗诵《祖国,感谢您》(由“红花代表队”齐朗)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让我们身体里流着中华儿女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
让我在这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徜徉。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传授我渊博的知识,
学天文,习地理,明历史,
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所给予我的一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感谢您,我的祖国----母亲!
节目表演六:背诵古诗或《三字经》等。(“紫花代表队”表演)
三、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
填写爱心卡,写一两句对祖国妈妈的祝福语,板贴、诵读。(播放视频《祖国颂歌》)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充分,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长出了自己对伟大祖国的赞美;用优美的舞姿舞出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尤其是中间的知识抢答充分显示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也显示了新时代孩子们的优势!
 
 
 
 
 
 
 
 
 
 
 
 
 
 
 
 
 
 
 
 
 

教育活动主题
我与好书手拉手
活动目标
1、明确什么是好书,使学生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在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2、畅谈读书的感想,交流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明确读书目的,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
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和好书交朋友》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甲:我们要围绕这个主题畅谈自己的感想,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结识更多的新的朋友。大家说,好不好?
乙: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
甲: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真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和好书交上朋友。(主持人话音刚落,4位同学走上台来,朗诵自编诗歌《书是我们的朋友》)
乙:感谢这4位同学的精彩朗诵!其实,我觉得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读书的好处!
甲:哪4个?
乙:开卷有益
甲:不错,那世界上有这么多书,到底哪些书才适合我们小朋友看呢?最近我经常看到我们班的同学在看《七龙珠》、《机器猫》……
乙:是啊,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前不久,我们各小队对这个问题都作了交流和讨论。现在,我们就请他们来为我们做一个汇报吧!
第一小队:适合我们年龄读的书有很多。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些书会把我们带到神奇的世界,那里有猫和老鼠、有海的女儿、有拇指姑娘……我们小队的同学特别喜欢看这一类书。
第二小队:我们觉得有助于学习的书也很适合我们。如《作文大全》、《趣味数学》等。这些书不但有助于我们学习,还有助于开发我们的大脑,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小队:我们小队向大家推荐的书是儿童版古典名著。叔叔阿姨将大人看的书的语言改编成我们小孩子能看懂的语言。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里面有许多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
第四小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许多儿童小说、散文。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秦文君的作品。她的作品因为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一直以来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其中,《贾里贾梅》还被拍成了电影。我们小队的同学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甲:书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帮助,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找本好书作朋友吧!
(音乐响起,几位同学身着自制的道具——各类图书走上讲台,主持人请台下的同学们上来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一生:哎,现在许多好书都与我无缘了。妈妈说,为了我的眼睛,要减少我看课外书的时间,可我真的很舍不得你们。
甲:你现在还是假性近视,只要平时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是可以恢复的。我们仍然可以成为好朋友啊!你说呢?
(通过童话剧让学生知道读书应该养成的习惯:
1、坚持每天安排一段时间看书。
2、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3、注意用眼卫生。
4、能自己选择较好的环境。如不能在车上、床上等地方看书。
5、能爱护书籍。如不在书上随意乱图乱画,尽量使用书签,不乱丢书。
6、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甲:许多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帮他们给我们介绍几本新书、好书,
让我们也找到好朋友吧!(或下发好书推荐表)
乙: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们班掀起了读书的热潮,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读书的体会吧。(学生上台发言)
甲乙(合):让我们带着一份热情,带着一个梦想,带着一份执着,尽情去畅游书海,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和好书交朋友》三二班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
活动反思
主题貌似与孩子的年龄和知识面不符,故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不光,但通过活动却让他们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激起了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学 雅 行 孝                班级小课题
        学期阶段小结

年来我们围绕“学雅行孝”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孝顺、学会高雅、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形成了学生无论在哪里,都会主动与教师、长辈打招呼的好风气,成为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学期初,我班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孝雅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我们特别重视礼仪训练,学练结合,以练为主,想方设法既使学生明白“孝之理”,又训练“雅之仪”,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交往的习惯。
    孝雅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教育每个小学生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每个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
    为充分实践孝雅知识,我们举行了“火眼金睛大搜索”活动,要求全班学生从校园、家里、公共活动场所搜索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能及时制止、劝告这些不文明行为,耐心告诉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的细节。同时,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下,本中队认真撰写了调查报告,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孝雅礼仪教育的成效。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全社会共同来精心护理,精心培育,需要家长们为孩子创设一个和善、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需要家长们“做榜样、抓点滴”。为形成学生良好的孝雅行为习惯,促进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养成,培养他们正确的处世态度和做人原则,我常常利用校信通、电话等手段传达学校对家长的要求,也会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切实做到在学校进行孝雅教育的同时,加强家长的榜样教育力量,使他们也能在一点一滴中,在举手投足间,对子女进行孝雅教育。
 
                           
                                  2011        12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