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文明礼仪伴我行
班级: 三(1)班
小课题负责人: 付思嘉
小课题辅导员: 李 敏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 2012.6
课 题
名 称
|
文明礼仪伴我行
|
||||||
课
题
组
辅导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教授学科
|
分 工
|
|
李敏
|
女
|
34
|
班主任
|
数学
|
撰写方案
|
||
|
|
|
|
|
|
||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特长与爱好
|
分 工
|
|
付思嘉
|
女
|
9
|
班长
|
唱歌绘画
|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
||
殷锦杰
|
男
|
9
|
副班长
|
绘画
|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
||
课
题
组
组
员
|
刘家乐
|
男
|
9
|
学习委员
|
看书
|
过程参与
|
|
许仟慧
|
女
|
9
|
宣传委员
|
看书
|
过程参与
|
||
周逸鹏
|
男
|
9
|
组织委员
|
绘画
|
过程参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名称
|
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孝道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以学生为突破口而开展活动。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审视当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迎来第二代独生子女的高峰期,对独生子女“关爱有余,孝敬不足”的社会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已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爱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孝道教育,促进全社会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潘家百渎村东湾王裒岭南有一寺院——蓼莪寺,相传以晋孝子王裒得名。“闻雷泣墓”的王裒就是我国古代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王孝子衣冠冢在蓼莪寺左侧,墓前有碑:“晋孝子王裒之墓”。他的宗亲移居江南后,仰慕他的孝行,所以建墓立碑于此,并命名该岭为王裒岭,又名蓼莪山,寺为蓼莪寺。“百善孝为先”,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中,“蓼莪寺”所在地正在建造全国最大的中华孝道园。
在当今社会,孝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知恩图报。倡导全体学生“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认真学习,感恩老师;珍惜友情,感恩同学;帮助他人,感恩社会”。
为此我班确立《文明之花处处盛开》为班级小课题。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读国学”
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层次诵读经典国学文章。
(1)诵读方法:①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②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③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
(2)诵读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演讲比赛、国学绘画、节目编排等,每学期开展一次评比竞赛活动。
(3)推荐诵读内容(另附)
2、“行孝道”
“百行孝为先”。要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通过经典国学故事来弘扬、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1)孝道体现形式
父、母亲生日
父亲节、母亲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送上一句祝福语等。
教师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等。
中秋节——懂得月圆人团圆,家庭欢聚,并写下一句祝福语等。
春节——懂得拜年的礼节,写一句祝福语送给亲人等。
清明节、春节——随长辈凭吊,祭祀逝去的亲人等。
劳动节——勤俭教育、珍惜劳动成果等。
国庆节——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敬老院——做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孝心教育等。
3、“讲文明”
(1)文明的基本内容
以“整洁、礼貌、温柔、责任感、诚实、帮助、团结、耐心、服从、快乐、慷慨、善良、勇气、和平、爱心、友爱、感谢、同情、服务”等19种美德行为为教育目标,争做“五小学生”活动,即:在家庭做“小帮手”;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团队做“小主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自理生活、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唤醒孩子们对人类美德的认识与向往,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追求卓越。
4、主题班会
具体要求:
(1)、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2)、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记录。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按方案制订课题教育工作计划
2、以本班为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6月)
1、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两次教育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反思或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1年 6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撰写阶段报告,以备将来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新孝道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
1、充分利用短会、班会课等阵地进行“文明教育”。
2、需要拓展到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把“文明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去。
3、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预期成果:
1、相关活动图片
2、学生作品展示及获奖作品
3、教师相关论文发表。
|
武进区潘家小学班级情况分析
三(1) 班 班主任 李敏
班级人数
|
49
|
男生
|
23
|
女生
|
26
|
班
级
概
述
|
本班学生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氛围较好,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大部分学生能讲文明有礼貌,懂感恩。但在一些细小的地方还不 知道怎么做。还要从管理细节处入手,抓好常规。
|
||||
班风
|
活泼自信 文明守纪
|
||||
主
要
措
施
|
1.营造文明教育的教室环境。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文明文化角”,设有“身边处处有文明”、“文明礼貌语”等栏目。
2.强学科教学的文明渗透。例如语文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讲文明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做文明人。
3.展开文明教育活动。
(1)开展形式各样的讲文明活动。
(2)举行讲文明主题班会。
(3)利用特殊日子,开展讲文明活动
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
5.利用影视媒体熏陶。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明情怀,培植学生的文明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
“ 文明之花处处开 ” 班级小课题
第一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
教育主题
|
教育目标
|
2011.9
|
感恩教育九九重阳节
|
通过活动,让学生喜欢老人,愿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乐意帮助他们。
|
2011.10
|
礼仪教育
|
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懂礼貌。
|
2011.11
|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
通过活动,让学生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和付出,常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
2011.12
|
做文明的我
|
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懂礼貌。
|
|
|
|
|
|
|
|
|
|
|
|
|
教育活动主题
|
九九重阳节
|
活动目标
|
通过活动,让学生喜欢老人,愿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乐意帮助他们。
|
活动准备
|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
活动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过故人庄》 孟浩然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次活动。
|
活动反思
|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对老人的尊敬之情。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含义。它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
|
教育活动主题
|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
活动目标
|
通过活动,让学生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和付出,常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
活动准备
|
1.挑选小主持人,节目安排。2.布置黑板,教室。
3.收集、整理资料。4.做感恩卡。
|
活动过程
|
主持人(甲):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10年5月12日,就在母亲节的第二天,四川汶川发生的那一场地震。有许多的父母在这失去了生命。
主持人(乙):其中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下整整5天,五天呀!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压在废墟下的这位母亲,双膝跪地,用自己的身躯庇护着孩子。几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这位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这位母亲留下一条手机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主持人(甲):嗯,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生的希望、把她全部的爱留给了她的孩子!
主持人(乙):请听诗朗诵《感恩》。
主持人(乙):让我们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主持人(甲):接下来请听小组合唱《感恩的心》。
主持人(甲):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不让我们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可有一些人认为父母养我们,关心,照顾我们是天经地义的。总是埋怨父母唠叨,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
主持人(乙):请看小品《如此儿子》
主持人(乙):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想说些什么?请你对这对母子做一个评价。
主持人(甲):同学们,我们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定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小故事。(选4-5位同学讲讲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
主持人(乙):点点滴滴都是情!听了大家的倾诉,我们情不自禁的为爱而感动,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去感受,我们就明白,我们正生活在爱的海洋里。
创设情境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主持人(甲):听了这首感人的歌曲,让我想到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同学我们用几句简短的话,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选一部分同学们简单谈谈)
主持人(乙):同学们,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说声谢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主持人(甲):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体会一下他们的苦心,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心。
主持人(乙):这次活动课又到尾声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感恩大调查(出示问题)
1、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吗?(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2、你能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吗?
3、你能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吗?
4、你会厌烦父母对你的教育,甚至恨父母吗?
5、你会因父母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而看不起他们吗?
6、学习遇到困难时,你会抱怨父母没给你聪明的脑袋吗?
7、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8、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帮他们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负担吗?
9、你外出时,有没有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
10、你能做到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吗?
主持人(甲):同学们,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在此,我们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乐!
|
活动反思
|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当观看主题班会的老师为他们喝彩时,孩子们的脸上挂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当在场的家长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时,孩子们的心灵随着激动和震撼。我想:任何一次成功的体验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机会,要相信他们能做好。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付出,在付出中得到收获,这不仅仅是一次班队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从这里他们不仅仅学会感恩,体会感恩,更是一种合作、创造、集体精神的体
|
教育活动主题
|
做文明的我
|
活动目标
|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懂礼貌。文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
活动准备
|
准备好材料,课件。
|
活动过程
|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
1、A: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逊礼貌的语,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习惯用语。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更应该明礼仪,讲礼貌,做文明的我。
2、B:让我们从小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之风吹遍我们的校园。潘家小学三()班,“做文明的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现在大家都看见了,我们一共分成了3个小组,在等会儿的活动中,我们就以组为单位,开始一场小小的竞赛,看看哪个组能获得优胜!
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校园文明用语家庭文明用语社会中文明用语
A:(语言是心灵的一扇窗户,一面镜子,能映出你的修养与文明程度,俗话说得好:两眼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我们学会用一声文明用语,温暖周围的每一个人。
(二)问答
B:接下来是问答的环节,每组都有问题,老师会给每个组1分钟的思考讨论时间,然后我们看哪一组回答最好。现在我们开始了:
一组的同学请仔细听题,不要漏掉了一个环节。请2组做准备。
1、听好了:你是领导早读的同学,每天总会早早得来到学校。今天,你也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发现老师还没来,可是,居然有2个同学在过道上追逐打闹。看到这一切,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劝架、礼貌用语等)
(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课余,进行文明健康地文体活动。)
2、今天早晨,你起床时,发现头痛极了,嗓子也十分干哑。妈妈摸摸你的头,发现你发高烧了,必须到医院去,于是,你想打电话给老师请假半天,该怎么说呢?(问好,礼貌用语,请假时间等)
(按时到校,作好课前准备。有事或生病时,一定要记住事先请假。)
3、张老师在上课时发现,需要用到小刀,而小刀是2班的班主任曹老师的,她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于是张老师请你去借,你来到了办公室门口,该怎么说,怎么做呢?(报告、借的原因、礼貌用语,离开说再见等)
(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开时说“再见”)
4、今天,你要到新华书店去买一本叫《儿童百科全书》的书。可是你刚走进书店大门——哇!书店真大呀,该怎么办才好呢?
(询问店员是要注意称呼有礼貌,还要说谢谢等)
(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谦逊有礼。不管是否得到帮助,都得想对方道谢!)
5、今天课间,你发现在你后排的小红同学在哭,问了才知道,是她的同桌小刚借了她的铅笔,不还。小刚其实平时和你关系挺不错的,你决定先安慰小红,再去找小刚谈谈。你该分别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语气诚恳,态度温和,礼貌用语)
(对人有礼,团结同学,也要关心同学。能分辨是非,对于班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要敢于制止。)
三、班主任讲话总结:
孩子们,你知道吗:中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 “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国家,是一直奉行“忠、孝、仁、义、理、智、信”等社会公德的国家。到了现代,在我们的身边,你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举止谦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在我们的班集体里,也有不少文明小标兵、小卫士。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有个别同学不注意个人修养,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有的课间活动疯打,追逐;有的在整洁的地面上随地乱吐,乱扔;还有的在雪白的墙上,印上一个个不光彩的手印、脚印。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我们成为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的后代呢?
就让你用自己的言行,从今天这次班会活动做起吧!
四、主持人: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人。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做文明的我。
“做文明的我”主题班会现在结束。
|
活动反思
|
通过活动全体队员能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
|
“ 文明之花处处开 ” 班级小课题
第 一 学期阶段小结
在实施“文明”教育活动中,我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室文化氛围。在教室墙壁精心合理地布置有关“孝雅”名人警句、诗词歌赋等。通过环境布置,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践行“孝雅”。
二、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孝道”教育活动。向学生讲解传授我国古代孝行故事与现代伟人行孝事迹;让学生背诵和了解一些孝敬父母的好文章,组织学生广泛收集和查找有关“孝”的故事,并通过“学孝”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行孝”、“传孝”行列;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行孝事迹和行孝日记,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广泛组织开展“学雅规、正雅态、扬雅风”讲文明活动。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对学生在走路、上下楼梯、集合站队、大型活动、进餐、就寝、清洁卫生、回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雅行规范;制定雅行教育评估方案,通过正雅态、扬雅风使学生心灵雅、行为雅、气质雅、脾气雅、个性雅。
四、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使同学们懂得对长辈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爱。
2012年1月
新时期背景下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文明礼仪伴我行
班级: 三(1)班
小课题负责人: 付思嘉
小课题辅导员: 李 敏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 2012.6
课 题
名 称
|
文明礼仪伴我行
|
||||||
课
题
组
辅导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教授学科
|
分 工
|
|
李敏
|
女
|
34
|
班主任
|
数学
|
撰写方案
|
||
|
|
|
|
|
|
||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特长与爱好
|
分 工
|
|
付思嘉
|
女
|
9
|
班长
|
唱歌绘画
|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
||
殷锦杰
|
男
|
9
|
副班长
|
绘画
|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
||
课
题
组
组
员
|
刘家乐
|
男
|
9
|
学习委员
|
看书
|
过程参与
|
|
许仟慧
|
女
|
9
|
宣传委员
|
看书
|
过程参与
|
||
周逸鹏
|
男
|
9
|
组织委员
|
绘画
|
过程参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名称
|
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孝道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以学生为突破口而开展活动。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审视当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迎来第二代独生子女的高峰期,对独生子女“关爱有余,孝敬不足”的社会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已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爱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孝道教育,促进全社会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潘家百渎村东湾王裒岭南有一寺院——蓼莪寺,相传以晋孝子王裒得名。“闻雷泣墓”的王裒就是我国古代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王孝子衣冠冢在蓼莪寺左侧,墓前有碑:“晋孝子王裒之墓”。他的宗亲移居江南后,仰慕他的孝行,所以建墓立碑于此,并命名该岭为王裒岭,又名蓼莪山,寺为蓼莪寺。“百善孝为先”,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中,“蓼莪寺”所在地正在建造全国最大的中华孝道园。
在当今社会,孝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知恩图报。倡导全体学生“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认真学习,感恩老师;珍惜友情,感恩同学;帮助他人,感恩社会”。
为此我班确立《文明之花处处盛开》为班级小课题。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读国学”
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层次诵读经典国学文章。
(1)诵读方法:①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②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③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
(2)诵读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演讲比赛、国学绘画、节目编排等,每学期开展一次评比竞赛活动。
(3)推荐诵读内容(另附)
2、“行孝道”
“百行孝为先”。要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通过经典国学故事来弘扬、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1)孝道体现形式
父、母亲生日
父亲节、母亲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送上一句祝福语等。
教师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等。
中秋节——懂得月圆人团圆,家庭欢聚,并写下一句祝福语等。
春节——懂得拜年的礼节,写一句祝福语送给亲人等。
清明节、春节——随长辈凭吊,祭祀逝去的亲人等。
劳动节——勤俭教育、珍惜劳动成果等。
国庆节——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敬老院——做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孝心教育等。
3、“讲文明”
(1)文明的基本内容
以“整洁、礼貌、温柔、责任感、诚实、帮助、团结、耐心、服从、快乐、慷慨、善良、勇气、和平、爱心、友爱、感谢、同情、服务”等19种美德行为为教育目标,争做“五小学生”活动,即:在家庭做“小帮手”;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团队做“小主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自理生活、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唤醒孩子们对人类美德的认识与向往,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追求卓越。
4、主题班会
具体要求:
(1)、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2)、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记录。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按方案制订课题教育工作计划
2、以本班为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6月)
1、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两次教育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反思或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1年 6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撰写阶段报告,以备将来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新孝道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
1、充分利用短会、班会课等阵地进行“文明教育”。
2、需要拓展到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把“文明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去。
3、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预期成果:
1、相关活动图片
2、学生作品展示及获奖作品
3、教师相关论文发表。
|
武进区潘家小学班级情况分析
三(1) 班 班主任 李敏
班级人数
|
49
|
男生
|
23
|
女生
|
26
|
班
级
概
述
|
本班学生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氛围较好,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大部分学生能讲文明有礼貌,懂感恩。但在一些细小的地方还不 知道怎么做。还要从管理细节处入手,抓好常规。
|
||||
班风
|
活泼自信 文明守纪
|
||||
主
要
措
施
|
1.营造文明教育的教室环境。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文明文化角”,设有“身边处处有文明”、“文明礼貌语”等栏目。
2.强学科教学的文明渗透。例如语文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讲文明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做文明人。
3.展开文明教育活动。
(1)开展形式各样的讲文明活动。
(2)举行讲文明主题班会。
(3)利用特殊日子,开展讲文明活动
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
5.利用影视媒体熏陶。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明情怀,培植学生的文明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
“ 文明之花处处开 ” 班级小课题
第一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
教育主题
|
教育目标
|
2011.9
|
感恩教育九九重阳节
|
通过活动,让学生喜欢老人,愿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乐意帮助他们。
|
2011.10
|
礼仪教育
|
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懂礼貌。
|
2011.11
|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
通过活动,让学生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和付出,常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
2011.12
|
做文明的我
|
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懂礼貌。
|
|
|
|
|
|
|
|
|
|
|
|
|
教育活动主题
|
九九重阳节
|
活动目标
|
通过活动,让学生喜欢老人,愿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乐意帮助他们。
|
活动准备
|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
活动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过故人庄》 孟浩然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次活动。
|
活动反思
|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对老人的尊敬之情。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含义。它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
|
教育活动主题
|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
活动目标
|
通过活动,让学生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和付出,常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
活动准备
|
1.挑选小主持人,节目安排。2.布置黑板,教室。
3.收集、整理资料。4.做感恩卡。
|
活动过程
|
主持人(甲):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10年5月12日,就在母亲节的第二天,四川汶川发生的那一场地震。有许多的父母在这失去了生命。
主持人(乙):其中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下整整5天,五天呀!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压在废墟下的这位母亲,双膝跪地,用自己的身躯庇护着孩子。几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这位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这位母亲留下一条手机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主持人(甲):嗯,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生的希望、把她全部的爱留给了她的孩子!
主持人(乙):请听诗朗诵《感恩》。
主持人(乙):让我们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主持人(甲):接下来请听小组合唱《感恩的心》。
主持人(甲):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不让我们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可有一些人认为父母养我们,关心,照顾我们是天经地义的。总是埋怨父母唠叨,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
主持人(乙):请看小品《如此儿子》
主持人(乙):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想说些什么?请你对这对母子做一个评价。
主持人(甲):同学们,我们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定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小故事。(选4-5位同学讲讲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
主持人(乙):点点滴滴都是情!听了大家的倾诉,我们情不自禁的为爱而感动,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去感受,我们就明白,我们正生活在爱的海洋里。
创设情境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主持人(甲):听了这首感人的歌曲,让我想到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同学我们用几句简短的话,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选一部分同学们简单谈谈)
主持人(乙):同学们,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说声谢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主持人(甲):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体会一下他们的苦心,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心。
主持人(乙):这次活动课又到尾声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感恩大调查(出示问题)
1、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吗?(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2、你能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吗?
3、你能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吗?
4、你会厌烦父母对你的教育,甚至恨父母吗?
5、你会因父母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而看不起他们吗?
6、学习遇到困难时,你会抱怨父母没给你聪明的脑袋吗?
7、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8、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帮他们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负担吗?
9、你外出时,有没有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
10、你能做到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吗?
主持人(甲):同学们,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在此,我们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乐!
|
活动反思
|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当观看主题班会的老师为他们喝彩时,孩子们的脸上挂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当在场的家长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时,孩子们的心灵随着激动和震撼。我想:任何一次成功的体验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机会,要相信他们能做好。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付出,在付出中得到收获,这不仅仅是一次班队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从这里他们不仅仅学会感恩,体会感恩,更是一种合作、创造、集体精神的体
|
教育活动主题
|
做文明的我
|
活动目标
|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懂礼貌。文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
活动准备
|
准备好材料,课件。
|
活动过程
|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
1、A: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逊礼貌的语,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习惯用语。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更应该明礼仪,讲礼貌,做文明的我。
2、B:让我们从小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之风吹遍我们的校园。潘家小学三()班,“做文明的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现在大家都看见了,我们一共分成了3个小组,在等会儿的活动中,我们就以组为单位,开始一场小小的竞赛,看看哪个组能获得优胜!
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校园文明用语家庭文明用语社会中文明用语
A:(语言是心灵的一扇窗户,一面镜子,能映出你的修养与文明程度,俗话说得好:两眼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我们学会用一声文明用语,温暖周围的每一个人。
(二)问答
B:接下来是问答的环节,每组都有问题,老师会给每个组1分钟的思考讨论时间,然后我们看哪一组回答最好。现在我们开始了:
一组的同学请仔细听题,不要漏掉了一个环节。请2组做准备。
1、听好了:你是领导早读的同学,每天总会早早得来到学校。今天,你也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发现老师还没来,可是,居然有2个同学在过道上追逐打闹。看到这一切,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劝架、礼貌用语等)
(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课余,进行文明健康地文体活动。)
2、今天早晨,你起床时,发现头痛极了,嗓子也十分干哑。妈妈摸摸你的头,发现你发高烧了,必须到医院去,于是,你想打电话给老师请假半天,该怎么说呢?(问好,礼貌用语,请假时间等)
(按时到校,作好课前准备。有事或生病时,一定要记住事先请假。)
3、张老师在上课时发现,需要用到小刀,而小刀是2班的班主任曹老师的,她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于是张老师请你去借,你来到了办公室门口,该怎么说,怎么做呢?(报告、借的原因、礼貌用语,离开说再见等)
(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开时说“再见”)
4、今天,你要到新华书店去买一本叫《儿童百科全书》的书。可是你刚走进书店大门——哇!书店真大呀,该怎么办才好呢?
(询问店员是要注意称呼有礼貌,还要说谢谢等)
(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谦逊有礼。不管是否得到帮助,都得想对方道谢!)
5、今天课间,你发现在你后排的小红同学在哭,问了才知道,是她的同桌小刚借了她的铅笔,不还。小刚其实平时和你关系挺不错的,你决定先安慰小红,再去找小刚谈谈。你该分别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语气诚恳,态度温和,礼貌用语)
(对人有礼,团结同学,也要关心同学。能分辨是非,对于班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要敢于制止。)
三、班主任讲话总结:
孩子们,你知道吗:中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 “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国家,是一直奉行“忠、孝、仁、义、理、智、信”等社会公德的国家。到了现代,在我们的身边,你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举止谦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在我们的班集体里,也有不少文明小标兵、小卫士。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有个别同学不注意个人修养,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有的课间活动疯打,追逐;有的在整洁的地面上随地乱吐,乱扔;还有的在雪白的墙上,印上一个个不光彩的手印、脚印。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我们成为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的后代呢?
就让你用自己的言行,从今天这次班会活动做起吧!
四、主持人: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人。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做文明的我。
“做文明的我”主题班会现在结束。
|
活动反思
|
通过活动全体队员能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处处要讲文明。
|
“ 文明之花处处开 ” 班级小课题
第 一 学期阶段小结
在实施“文明”教育活动中,我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室文化氛围。在教室墙壁精心合理地布置有关“孝雅”名人警句、诗词歌赋等。通过环境布置,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践行“孝雅”。
二、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孝道”教育活动。向学生讲解传授我国古代孝行故事与现代伟人行孝事迹;让学生背诵和了解一些孝敬父母的好文章,组织学生广泛收集和查找有关“孝”的故事,并通过“学孝”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行孝”、“传孝”行列;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行孝事迹和行孝日记,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广泛组织开展“学雅规、正雅态、扬雅风”讲文明活动。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对学生在走路、上下楼梯、集合站队、大型活动、进餐、就寝、清洁卫生、回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雅行规范;制定雅行教育评估方案,通过正雅态、扬雅风使学生心灵雅、行为雅、气质雅、脾气雅、个性雅。
四、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使同学们懂得对长辈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爱。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