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崇尚孝道,践行文明
班级: 六(1)
小课题负责人: 王昊
小课题辅导员: 徐建新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 2012.6
课 题
名 称
|
崇尚孝道,践行文明
|
||||||
课
题
组
辅导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教授学科
|
分 工
|
|
徐建新
|
女
|
41
|
班主任
|
语文
|
负责分配任务、辅助队员搜集、整理资料、开展实践活动。
|
||
|
|
|
|
|
|
||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特长与爱好
|
分 工
|
|
王昊
|
男
|
13
|
班长
|
阅读
|
方案设计 过程参与
|
||
高飞
|
男
|
13
|
副班长
|
写作、阅读
|
过程参与
|
||
课
题
组
组
员
|
陈矜汝
|
女
|
13
|
学习委员
|
绘画、阅读
|
过程参与
|
|
邓娇娇
|
女
|
13
|
劳动委员
|
阅读
|
过程参与
|
||
叶佳瑜
|
女
|
13
|
组织委员
|
绘画、书法
|
过程参与
|
||
王灿
|
女
|
13
|
体育委员
|
阅读
|
过程参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名称
|
崇尚孝道,践行文明
|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孝道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以学生为突破口而开展活动。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我校始建于1908年,学校坐落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王裒故里——潘家镇。我校将利用本土的人文设施以及文化积淀,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工作。孝与感恩是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我校一贯重视德育,从2009年开始,以妇女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孝道感恩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孝道教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六年级开设《孝文化》特色课程,这是由本校老师专门编写了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生活气息的两册教材——《孝文化》课程,这为本课题的实施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情感和教育氛围,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在当今社会,孝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知恩图报。倡导全体学生“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认真学习,感恩老师;珍惜友情,感恩同学;帮助他人,感恩社会”。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读国学”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行孝道”“百行孝为先”。要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
3、“讲文明” “孝道存我心中,文明看我行动”,要充分发挥“五小学生”在家庭、在社区、在公共场所的小先进、小模范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劝导、感化身边的人和事。
4、主题班会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按方案制订课题教育工作计划
2、以本班为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6月)
1、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两次教育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反思或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1年 6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撰写阶段报告,以备将来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新孝道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
1、充分利用短会、班会课等阵地进行“孝道教育”。
2、需要拓展到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把“孝道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去。
3、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预期成果:
1、相关活动图片
2、学生作品展示及获奖作品
3、教师相关论文发表。
|
武进区潘家小学班级情况分析
六(1) 班 班主任 徐建新
班级人数
|
46
|
男生
|
24
|
女生
|
22
|
班
级
概
述
|
班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自觉守纪。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特强,能积极参与所有活动,并能取得出色成绩。本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凝聚力强,能养成整洁习惯,班内能保持一尘不染,同学之间能互帮互助,这些特别令人欣慰。
|
||||
班风
|
勤学善思 整洁守纪 携手共进
|
||||
主
要
措
施
|
1、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孝雅教育,构建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工作体系
2、注重学科渗透,结合相关课文的内容延伸到课题研究上来。在课堂中渗透孝道教育要注意把握“四性”,即渗透准备注意针对性,渗透过程注意自然性,渗透方法注意灵活性,渗透效果注意持续性
3、家校社区结合,促进良好品行的形成。在孝道教育活动中,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的合作体系,把“孝”的教育既体现在学校课堂、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家庭生活、日常琐事中,渗透在社会的各方面里。
4、建立和健全评价机制。制定系列孝道制度,规范行为;坚持考评,促进良好品行的形成。
|
“ 崇尚孝道,践行文明 ” 班级小课题
第一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
教育主题
|
教育目标
|
2011.9
|
感恩教育
|
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
2011.10
|
忠诚教育
|
唤醒孩子们对人类美德的认识与向往,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追求卓越。
|
2011.11
|
责任教育
|
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教育学生做事应有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勇于承担。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任心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
2011.12
|
“仁孝”教育
|
教育学从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开始,教育学生从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开始,教育学生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开始,从而将人类美好的原始生态道德和伦理纲常根植于人之心,发扬于人之世。
|
教育活动主题
|
学会感恩
|
活动目标
|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二、讨论:自己怎样认识感恩的。
三、讨论:
为什么要感恩父母?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
四、继续讨论: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3、孝顺儿捐肾救母
4、《挨杖伤老》
5 、《黄香温席》
六、结束语:
感恩是一种美德,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当代学生,学会感恩,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总之,希望同学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
活动反思
|
本次活动学生积极主动,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学生通过回忆往事,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爱,并决心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的生活小事着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理解父母,回报父母的爱。活动中,许多学生被感动。本次活动的着眼点较小,旨在由点及面,通过感恩父母,让学生学会感恩党、社会、老师、长辈、亲戚、同学……
|
教育活动主题
|
诚信在我心中
|
活动目标
|
使同学们对“诚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着重教育同学们要以“诚实为本,守信做人”。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一)主持人宣布“诚信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开始。
(二)学生自由发言给出自己对诚信的理解。
(三)节目欣赏 欣赏故事新编《狼来了》 (四)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知的关于诚信的例子。 (可举学校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举社会生活中的例子!) 五)下面请听快板《诚信在我心中》 (六)班主任总结 |
活动反思
|
诚信是人与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种美德。通过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懂得了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知道从现在起就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以诚信为本,踏实做人,为学要严,为人要正,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
教育活动主题
|
成长——责任
|
活动目标
|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做事要有责任心,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学会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一、宣布活动开始
二、故事讲责任
三、小事显责任
四、快板唱责任
五、辩论议责任
六、趣味解责任
七、名言说责任
八、决心拥责任
九、宣布活动结束
十、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老师相信只要大家有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能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将来就能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
让我们携手一起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责任心人的吧!这样我们才能收获一个精彩和亮丽的人生。 |
活动反思
|
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责任心,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态度;责任心,是为别人赴汤蹈火的壮举;责任心,是为别人两肋插刀的豪情。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有国家和社会交给的事,有的是集体的事,有的是他人委托的事,做好这些事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同时也鼓励孩子们从小事做起,更有利于孩子们切身体会责任的重要性,也更有利于班级建设,最终让每个孩子收获美好的人生。
|
教育活动主题
|
爱,不需要理由—“仁孝教育”主题班会
|
活动
目标
|
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们学会感恩,拥有一颗仁孝之心,生活由此而更加美好,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回报亲爱的父母、他人,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
活动准备
|
|
活
动
过
程
|
一、 孝敬父母的名言
二、欣赏短片《韩伯俞的故事》
三、学生讲述现代仁孝故事
四、歌曲《母亲》
五、诗朗诵《母爱》、《父爱》
六学生齐诵《弟子规》
七、合唱《感恩的心》
|
活
动
反
思
|
我想这是一次成功的班会,通过活动,让学生自觉体验、共鸣、升华。是一次思想的洗涤,心灵的撞击;让学生们学会感恩,拥有一颗仁孝之心,生活由此而更加美好,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回报亲爱的父母、他人,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
“ 崇尚孝道,践行文明 ” 班级小课题
第 一 学期阶段小结
本学期我班进行了“新时期下孝道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小课题研究,现小结如下:
一、构建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孝道”教育活动。开展“孝道”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孝”,要让学生懂得孝的内涵及其深刻的意义,把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孝敬父母”的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讲授,并向学生讲解传授我国古代孝行故事与现代伟人行孝事迹。要让学生背诵和了解一些孝敬父母的好文章。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活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组织开展“讲文明知礼仪”活动。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在走路、上下楼梯、集合站队、大型活动、进餐、清洁卫生、回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雅行规范。
三、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紧紧围绕身边感恩小事,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使同学们懂得对长辈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爱。争取做到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年逢节日,如春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通过写信、打电话、等形式,向老师、长辈等问好,表达尊敬和感谢之意。
四、组织开展“孝行、雅行”评选表彰活动。
在实施“孝雅”教育活动中,我班的目标是:“孝在家庭、雅在校园、善在社会”:
1、孝在家庭 。百善孝为先,我们把孝行融入学生家庭生活的点滴中。我号召学生孝敬父母表真情,对待亲人用真心。通过每周布置的行孝作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了感恩,学会回报;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
2、雅在校园。将雅行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中。学校提出学生雅行“六修炼”,即炼心灵,让它平和美丽;炼行为,让它文雅规范;炼气质,让它超凡脱俗;炼脾气,让它温和喜人;炼个性,让它鲜明唯美;炼灵魂,让它崇高圣洁。充分利用班会阵地,开展雅在心中的活动。
3、善在社会。知孝行雅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我教育学生“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环境保护,走上街头帮助百姓,感受助人的快乐。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给予的快乐,认识了社会。
2011 年 12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