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与孝雅同行
班级: 六(2)
小课题负责人: 杜青青
小课题辅导员: 蒋丽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 2012.6
课 题
名 称
|
与孝雅同行
|
启 动
时 间
|
2011.9
|
完 成
时 间
|
2012.6
|
||||||
课
题
组
辅
导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教授学科
|
分 工
|
|||||
蒋丽
|
女
|
41
|
|
语文
|
负责分配任务、辅助队员搜集、整理资料、开展实践活动。
|
||||||
|
|
|
|
|
|
||||||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特长与爱好
|
分 工
|
|||||
杜青青
|
女
|
11
|
班长
|
书法、弹琴
|
负责走访实践、调查分析
|
||||||
陆文静
|
女
|
12
|
副班长
|
看书、画画
|
负责搜集、整理资料,宣传工作
|
||||||
课
题
组
组
员
|
岳 涛
|
男
|
11
|
生活委员
|
画画、数棋
|
走访调查
|
|||||
李宏庆
|
女
|
12
|
文娱委员
|
旅游、拍照
|
搜集资料
|
||||||
龚玉娇
|
女
|
11
|
组织委员
|
看书、听音乐
|
搜集资料
|
||||||
常雪玲
|
女
|
11
|
劳动委员
|
跳舞、唱歌
|
走访调查
|
||||||
施泽鑫
|
男
|
12
|
体育委员
|
做手工、看书
|
整理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名称
|
|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孝道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以学生为突破口而开展活动。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在当今社会,孝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知恩图报。倡导全体学生“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认真学习,感恩老师;珍惜友情,感恩同学;帮助他人,感恩社会”。
因此,我们将研究的课题定位为《与孝雅同行》。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读国学”
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层次诵读经典国学文章。
(1)诵读方法:①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②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③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
(2)诵读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演讲比赛、国学绘画、节目编排等,每学期开展一次评比竞赛活动。
(3)推荐诵读内容(另附)
2、“行孝道”
“百行孝为先”。要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通过经典国学故事来弘扬、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1)孝道体现形式
父、母亲生日
父亲节、母亲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送上一句祝福语等。
教师节——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精美小卡片,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等。
中秋节——懂得月圆人团圆,家庭欢聚,并写下一句祝福语等。
春节——懂得拜年的礼节,写一句祝福语送给亲人等。
清明节、春节——随长辈凭吊,祭祀逝去的亲人等。
劳动节——勤俭教育、珍惜劳动成果等。
国庆节——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敬老院——做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孝心教育等。
(2)“行孝道”开展形式
要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学期给父母(或长辈、老师、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组织学生扶贫结对,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心。
(3)总结评比
各学校每学期组织“孝星”评选活动,并将其作为学校德育标兵,大张旗鼓宣传其孝心事迹。
3、“讲文明”
(1)文明的基本内容
以“整洁、礼貌、温柔、责任感、诚实、帮助、团结、耐心、服从、快乐、慷慨、善良、勇气、和平、爱心、友爱、感谢、同情、服务”等19种美德行为为教育目标,争做“五小学生”活动,即:在家庭做“小帮手”;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团队做“小主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自理生活、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唤醒孩子们对人类美德的认识与向往,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追求卓越。
“孝道存我心中,文明看我行动”,要充分发挥“五小学生”在家庭、在社区、在公共场所的小先进、小模范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劝导、感化身边的人和事。
(2)“讲文明”开展形式:
文明在我心中——心中装着孝道、荣辱、礼仪。给爸爸妈妈老师写一封汇报、感谢之类的信,参加孝道、文明礼仪征文比赛等。
文明在我口中——常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等。
文明在我手中——敬个礼(对长辈),弯弯腰(捡拾垃圾),握握手(对同学)等。
文明在我脚下——爱护花草树木。不跨越警界线、栏杆等设置设施等。
文明在我
帮助他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扶老人过马路,给长辈让座位等。
文明在我自己——遵章守纪 为长辈、残疾人让路、牵引,横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主动排队等。
做文明劝导——节假日组织上街义务劝导、宣传,做街道文明小使者。
(3)评比办法
每学期学校可结合实际开展评选文明标兵或者文明小使者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推介。
4、主题班会
具体要求:
(1)、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2)、班主任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
(3)、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记录。
(4.主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按方案制订课题教育工作计划
2、以本班为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6月)
1、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两次教育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反思或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2年 6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撰写阶段报告,以备将来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新孝道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
1、充分利用短会、班会课等阵地进行“孝道教育”。
2、需要拓展到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把“孝道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去。
3、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预期成果:
1、相关活动图片
2、学生作品展示及获奖作品
3、教师相关论文发表。
|
武进区潘家小学班级情况分析
六(2) 班 班主任 蒋 丽
班级人数
|
45
|
男生
|
20
|
女生
|
25
|
班
级
概
述
|
本班学生思想淳朴,善良诚实,友爱相处,关系和谐。孩子们有较强的荣誉感,能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并为班级争得荣誉。有较强的是否观念和纪律观念,能虚心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及时改正错误。岗位责任制观念强,能自觉履行自己在班级内的职责,使班内的卫生、学习、纪律等方面保持着优良的状况,班风学风正。
|
||||
班风
|
大事小事,踏实严谨
|
||||
主
要
措
施
|
1、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每学期举行一次国学诵读比赛。
2、通过经典国学故事来弘扬、传承传统孝道文化。利用各种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各种感恩、孝心教育。
3、要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学期给父母(或长辈、老师、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4、按月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开展“文明在我心中”“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自己”活动。
|
“ 与孝雅同行 ” 班级小课题
第一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
活动时间
|
教育主题
|
教育目标
|
||
|
九
|
知礼仪,懂规范
|
通过规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基本的礼仪规范,在家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在校做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
|
||
|
十
|
祖国在我心中
|
通过学习伟人的爱国故事,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小立下为国贡献的志向。
|
||
|
十一
|
知恩、感恩教育
|
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的心愿,学习感谢父母的付出,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
||
|
十二
|
生命、责任教育
|
学会自理生活,加强责任感教育,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育活动主题
|
做文明小学生
|
|
|||
活动目标
|
让学生认识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
|
|||
活动准备
|
|
|
|||
活动过程
|
(一)学生共同演唱《咱们从小讲礼貌》
(二)主持人:要想成为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三)小品表演:
1、小品《乱扔垃圾》
2、小品《见到老师不打招呼》
3、小品《欺负小同学》
4、乘车抢座位。
(四)学生讲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
(五)发奖
主持人:规范的遵守要大家参与,我们要想成为文明小学生,就要用规范这面镜子.时时刻刻约束自己,从举手投足的小事做起,我班有很多同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夸夸他们,给他们发奖(略)
|
|
|||
活动反思
|
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从小要讲文明懂礼貌,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
|
教育活动主题
|
祖国在我心中
|
活动目标
|
通过学习伟人的爱国故事,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小立下为国贡献的志向。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一、诵读爱国名言:
二、爱国古诗大比拼: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诗朗诵:《祖国在我心中》:
四、讲述詹天佑、钱学森的故事
五、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六、总结
|
活动反思
|
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祖国的历史,知道祖国儿女对祖国的贡献,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小立下报效的志向。
|
教育活动主题
|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
活动目标
|
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的心愿,学习感谢父母的付出,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1、独唱:《世上只要妈妈好》
2、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3、爸爸(妈妈)的心愿
4、交流:我为父母做件事
5、合唱:《只要妈妈露笑脸》
|
活动反思
|
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懂得了父母的付出和美好心愿,知道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懂得了行孝要表现在平时的小事中。
|
教育活动主题
|
培育健康心灵,守护生命阳光
|
活动目标
|
1、通过本次班会,旨在教育学生明确: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弥足珍贵,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学会对生命负责。
2、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3、学会一些基本的逃生技巧和方法。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一、生命的诞生
1、课件出示身怀六甲妇女图片、各行各业的人物图片。
2、学生组内交流我来自哪里,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行业。
二、生命的可贵
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生命可贵,请看组图《生命》。看了你有什么感受?
三、珍爱生命
1、请看短剧《大江,大河是危险的地方》。
2、5.12 汶川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学生讨论:当地震来临时应该怎么办?
四、消防逃生演练
五、总结
|
活动反思
|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弥足珍贵,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学会对生命负责。孩子们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逃生技巧。
|
“ 与孝雅同行 ” 班级小课题
第 一 学期阶段小结
本学期围绕学校德育课题“新时期背景下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以“悟、导、行”为主要思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采用领悟——引导——践行的教学模式。使青少年正确把握孝的深刻内涵,关爱家庭、尊老敬老;把握孝的推广意义,奉献社会、爱国爱民,将“小孝”上升到“大孝”,“小爱”上升到“大爱”。所谓“小孝治家,大孝治国”,能将孝道做于此,也就等于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1、在家庭尽孝心:尊敬长辈,恭敬礼貌;听从教导,虚心求教;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帮助家长干活,做家长的帮手;关心长辈,沟通情感。
2、在学校献关心: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听老师的话,不惹老师生气;同学之间讲友爱,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不打架,不骂人;礼待来宾,对来学校的客人要懂礼貌,主动问候,主动让路,主动服务。
3、在社会献爱心:遵守公德,讲文明礼貌,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做违法乱纪的行,自觉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力所能及地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建设。
2012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