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知礼,孝道的德育功能的实践和研究》——四(4)中队德育课题
发布时间:2012-06-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雷波

 

新时期背景下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
 
小课题名称: 行孝知礼,孝道的德育功能的实践和研究 
班级:     四(4)               
小课题负责人: 丁吕波              
小课题辅导员:   徐雷波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课题起止日期:      2011.9 — 2012.6                
 

 
 
行孝知礼,孝道的德育功能的实践和研究
辅导员
性别
年龄
职务
教授学科
 
徐雷波
37
班主任
语文
过程指导
性别
年龄
职务
特长与爱好
 
丁吕波
11
班长
写作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罗双
12
学习委员
绘画、阅读
材料总结
 
 
 
 
花盛凯
11
副中队长
摄影、体育
方案设计、过程参与
钮佳颖
11
宣传委员
绘画、手工制作
过程参与
高冰冰
11
组织委员
作文、绘画
过程参与
朱文虎
12
 
体育
过程参与
宁蓓
11
 
绘画
过程参与
许沛
11
 
科学
过程参与
 
 
 
 
 
 
 
 
    
行孝知礼,孝道的德育功能的实践和研究 ” 班级小课题
第二学期主题教育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教育主题
教育目标
三月
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通过本次活动,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四月
清明时节忆先烈
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月
学会劳动,从家务做起
通过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六月
 
快乐端午 你我共享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努力营造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
 
 

教育活动主题
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活动准备
 1、制作班会活动设计。
 2、学习唱《感恩的心》、《游子吟》。
 3、学生提前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感恩是礼貌,是知恩图报。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二、感受父母的爱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让我们一起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1、《故事汇》,讲述父母对自己的无限深情。
2、歌曲:《儿行千里》、《父亲》
三、感恩老师
1、主持人:老师的心,和父母一样.,父母给了你生命,老师给了你灵魂.,父母给了你肉体,老师给了你思想.。愿天下的孩子孝顺父母,愿天下的学子爱戴老师.
2、齐读小诗:老师您,辛苦了!
活动反思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对广大少年儿童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积极,用故事、诗歌等形式表达了对父母、老师的热爱之情,桑音虽然稚嫩,形式尽管简单,但队员们心中涌动的是浓浓的感动之情。
 
 

教育活动主题
清明时节忆先烈
活动目标
    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
诗歌、先烈事迹、烈士陵园的介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革命传统教育。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纪念祖先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形象的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二、队员介绍:
1、清明节的来由及一般习俗;
2、祭扫烈士陵园的一般程序及该注意的礼仪事项。
三、革命先烈事迹介绍
刘胡兰、董存瑞、雷锋、邱少云
请少先队员谈谈对革命烈士的认识。
四、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少先队员畅谈今后准备怎么做。
五、辅导员总结。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分享英雄的光荣和幸福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扎扎实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接好班。
 
 

教育活动主题
学会劳动,从家务做起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活动准备
队员们按分配好的任务自行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诗文诵读篇
1、活动内容:各小组搜集关于劳动为主题的篇章进行诵读。
2、就收集的有关内容,每人做一张手抄报。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1、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如洗衣、做饭、钉纽扣等等,写好体验日记。
2、、唱一唱《劳动最光荣》、《美丽的心灵》等歌颂劳动的歌。
3、“劳动之星”评比。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
1、“钉纽扣”PK大赛。
2、“今天我当家”体验日记交流。
3、以“劳动”为主题,以学生作品、活动图片等为主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
四、我真棒——活动总结篇
活动反思
    社会上“重智轻劳”的风气让“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离扫地这样的日常劳动越来越远,“独苗苗”们“一肥遮百丑”,只要学习好,不管体、美、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开展本次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且在劳动中体验快乐。从这个角度上看,活动是成功的。
 
 
 

教育活动主题
快乐端午 你我共享
活动目标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努力营造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以电子文稿图文并茂为形式,了解端午的由来、习俗以及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方面端午文化。
活动过程
一、去年端午节如何过
主持人: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如何度过去年的端午节的?
主持人:有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去年度端午节的故事?
二、讨论:今年端午节我们准备怎么过
主持人:看了听了同学们介绍的去年度端午节的故事后,那今年的端午节同学们准备怎么度过呢?
请同学上台说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提出要求:把自己和家人一起度过端午节的过程用摄像、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携手共享 端午送祝福
主持人:同学们在家中和自己的家一起幸福地过着端午节,可是在很多地方和我们一样大的小伙伴们却无法与家人共同度过端午节。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同学们说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是的,让我们一起制作一些贺卡,写上自己的祝福。然后,以班级为单位,一起把这些贺卡寄给那些的孩子们。衷心祝愿他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共同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因此,在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从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自信心,充分地展示了自我。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行孝知礼,孝道的德育功能的实践和研究
第二学期阶段小结

    不经意间,《行孝知礼,孝道的德育功能的实践和研究》班级小课题进入第二学期,在紧张而有序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四(4)班积极配合德育处的活动计划,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组织了多次活动,从中收益不少。现将本学期的研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方法指导,明确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首先要求辅导员老师指导到位,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论水平。我们把课题理论的学习与培训作为课题研究的首要环节,课题组小成员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孝道教育的方案开展活动。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能准时到位,积极发表意见,并且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二、将课题研究落实在日常教育学习中。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针对研究重点,有意识的把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注意密切捕捉生活环节中最感兴趣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努力让队员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进而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
       1、选择熟悉生活场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注意结合队员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从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实施教育。例如在主题《感恩的心》。
       激活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积累源于队员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可以通过观察、调查、采访、交流等活动,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比如主题活动《学会劳动,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们从生活入手,培养了关心父母的意识。
       3、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队员主动参与。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系列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设计一份手抄报,画一张画,制作一张贺卡等活动,带领全体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结束在班内评出最佳手抄报,最佳贺卡等荣誉,激发队员的兴趣。
       三、加强反思,改进方向
通过一学期课题研究,在实践工作中比以前有了更深的认识,能不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然后在实践中提升。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主题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还缺乏多元化。大多还是以班会的形式,与家长的沟通也不够。接下来,我们将改进方向,创新活动方式,将课题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到家庭。
20126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