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发布时间:2012-12-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钮晓萍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7——9小节。
2、学习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知识目标)
3、从课文学习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及爱的艺术,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及爱的艺术。
教学难点:
从课文学习中受到教育,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 一直 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和高尔基的儿子相比,你觉得自己做得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围绕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小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一、以切入,体会父子深情。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字概括父子之间的感情,学生大都会选择字,接着朗读课文寻找的轨迹,圈画描写父子情深的有关语句,交流后整体上初步感受儿子栽花父赏花父亲爱子信教子两件事体现了子爱父、父爱子的双向的浓浓亲情,并相机进行了孝敬长辈的中国传统美德教育。而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读好栽花、春景、赏花等片段,并相机切入高尔基面对这样的晚霞这样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说些什么?的语言训练和闭目听朗诵的春天花开情景在头脑中熟记精彩片段的训练。师生及时点评学生的朗读,赞扬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人间最美的亲情。最后教师深情引读栽花赏花的整体故事情节,感受那千山万水隔不断的父子情深,体会鲜花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快的东西和高尔基见花如见子的深情。
  二、以突破,体悟奉献快乐。
  作为大作家的高尔基赏花想着种花人——儿子,并且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工具——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不仅言谢、言思子之情,更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这种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启发学生理解两个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深入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和含义。然后让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句子,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去证明给永远比拿愉快,这的确是谆谆教导,以求各有所得
  学生围绕板书上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谈的愉快比的愉快多,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情境艺术的引语,指导朗读这意味深长的信,体悟奉献、给予是快乐的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